物联网之手 >> 新闻动态 >> 资讯>>交通治堵热潮下的广州智能交通发展

交通治堵热潮下的广州智能交通发展

http://www.iothand.com 2015年09月28日        

与奥运、世博一样,广州亚运再次让世人感受到了中国作为一个崛起大国在腾飞的路上所展示的力量和魅力:深厚多元的传统文化、卓越的组织能力、大型活动的控制和保障能力等等。与奥运、世博一样,广州亚运智能交通延续了社会对于智能交通的关注与支持,从北到南,智能交通随三大活动已经在全国燎原。

亚运首日,780万的地铁客流量、721万的公交客流量,主干道平均车速42公里每小时,限行车辆达到80万,没有滞留,没有大的拥堵!这是广州交通人的汗水与骄傲,也是智能交通系统的智慧与光辉!那么亚运后时代的广州智能交通如何发展?广州如何治堵呢?

堵从何来

为什么会堵呢?其实不外乎几个原因——机动车保有量的极速增长、道路基础设施“先天不足”、城市路网不尽合理、停车场建设的滞后……日积月累的出行需求和道路资源不均衡,形成了今天交通“拥堵”的格局。以广州为例,全市机动车拥有量已达到214.5万辆,其中汽车保有量达161万辆,2010年机动车增长率20%,晚高峰中心城区主干道平均车速仅为18公里/小时左右。而城市道路扩充、停车场等配套建设却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远远追赶不上机动车保有量的增长步伐。从发展趋势上看,“十二五”期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车快速增长将导致道路交通供需矛盾进一步激化,城市交通面临着更大的压力。
北京奥运、广州亚运期间实行单双号限行,这让广大车主尤其是出租车司机怀念当时的道路通畅。单双号限行的效果虽然好,但毕竟是非常时期的非常之举,这一措施也不是长久之计。

那么在城市路网结构不尽合理而机动车增长又“难以止步”的情形下,如何应对迅猛增长的机动车大军?一方面不能削弱市民买车的幸福感,一方面路网等资源却不能配套增长。在不能打破现在矛盾的情况下,广州开始了探索优化交通管理的新思路,结合全球数字化、智能化的大浪潮,一种新的“缓堵”模式----“科技”“智能”缓堵----已走进市民视线。所谓“科技”“智能”缓堵治堵,就是依靠先进的技术手段,全面掌握城市道路、车辆、人员之间的供给、需求信息,根据当前的交通状态来认识未来的态势,采取主动诱导、控制的方式,及时引导交通参与者的交通行为,实现交通参与者、车辆、道路三者之间达到基本的动态平衡,使道路资源能够发挥最大效能,实现人、车、路三要素的协同运作,均衡交通流,提高路网的通行能力,最终达到交通有序运转。

以智能科技治堵其实无需对道路资源做过多硬性改造,因此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依靠先进的智能交通技术,合理减低市民出行成本,提高生活的幸福感,对交通缓堵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上一个资讯]:农业部谈食品安全追溯 呼...
阅读技巧:键盘方向键 ←左 右→ 翻页
[下一个资讯]:3G无线引领无线移动监控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