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之手 >> 新闻动态 >> 资讯>>三峡市投1100万元建交通“天眼” 违章下降85%

三峡市投1100万元建交通“天眼”违章下降85%

http://www.iothand.com 2015年09月28日        

三峡市投1100万元建交通“天眼” 违章下降85%

3月26日,交警正在伍家交警大队大公桥中队的交通管理数字勤务室里进行“天眼”监控。

进入3月以来,三峡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针对“四违”不容易留下处罚证据的情况,不断加大执法科技含量,建设高效交通智能管控系统,使得交通违法现象得到大幅度降低,仅一周时间,城区沿江大道胜利四路路口违章降幅达85%。

任何细小的违法信息都会被记录

3月26日,记者走进位于市公安局的交通智能管控中心,近距离接触了这套高效的天眼系统。这里整齐摆放着几台电脑,值班民警正在分析昨日的相关数据。交警支队科研所民警董巍介绍说,这里就是智能交通管理综合应用平台的信息处理中心,并邀请记者“参加”了一次电子巡逻。

按照设定好的顺序,董巍只需要在电脑前不停地切换各个路口的信号,实时路况信息便会通过路口摄像机,在显示屏上清楚地显示出来。几个简单的操作,各路口的摄像机还能左右转动拍摄道路状况、拉近镜头看细节。

“以前在伍家交警大队大公桥中队辖区内巡逻一遍需要半个小时的时间,现在通过这套系统的电子巡逻功能,只需要3至5分钟就能巡逻一遍。”董巍话音未落,便看见显示器中一辆白色轿车在城区沿江大道和胜利三路路口不按导向车道行驶,系统自动进行了抓拍,生成了一个包括违法路口、违法时间、违法车辆基本信息在内的数据包。值班民警将这辆车的违法信息作了记录,以在下一个工作日输入机动车违法信息数据库。

及时反馈可指导现场交通指挥

董巍说,这套系统高度集成了卡口管理、交通流量报表、违法管理等7项主要功能,机动车只要有压越双黄线、随意掉头变更车道等违法行为,摄像头就会自动抓拍并生成系列图片,能够清晰地反映此次违法行为,这也从根本上改变了交警部门对不按规定掉头、违反交通标线指示等违法行为举证难的问题。

董巍在查看夷陵大道、中南路路口实时数据时,发现由东向西方向的交通违法数量由昨天的59起上升至128起,调看相关视频资料后判断,可能是有部分机动车在红绿灯前的右转弯车道上借道直行,当即将这一信息反馈给相关中队,建议在现场增加值勤民警,及时对司机进行提醒。

路口交通违法数量“暴跌”

据市交警支队支队长刘威介绍,近一个月来,我市城区部分路口安装的多功能电子警察系统试运行一切正常,该系统全部使用高清摄像机,按照高清晰、全覆盖的要求,可全天候、全方位进行交通违法行为监控。部分司机也切实感受到这个无处不在的天眼系统所展现的强大能量,正在悄悄改变随意压线调头等不规范的驾驶习惯,道路交通违法现象得到大幅度降低。

“3月25日,城区沿江大道胜利四路路口向西方向的违法量为49起,而在3月6日,这一数据高达749起,降幅达94%。”刘威随口说出了一组智能交通管理综合应用平台统计数据,表示“要用事实说话”。据他介绍,3月6日至12日,向西、向南、向东三个方向的违章统计数据分别为2889起、5712起、2723起,仅仅用了一周的时间,这个路口三个方向的违章数据下降为1088起、1349起、424起,最高降幅达到了85%。

再用3年推进城区“天眼”建设

刘威说,按照“天眼”统计,司机不按导向车道行驶、闯红灯、逆行等违法行为分别占到总违法数量的91%、7%、1%,仍需要交警部门加大管理力度。目前,宜昌交警第一年先期投入1100万元,完成了城区24处重点路口的光纤链路调研和修复工作,对10个重要路口、30个方向的高清卡口式电子警察进行升级改造。伍家交警大队大公桥中队建成了交通管理数字勤务室,西陵交警大队云集中队的数字勤务室也正在建设之中。

下一步,交警部门将继续在科技手段上下功夫,用3年的时间推进宜昌城区交通安全信息化建设,将各种路面监控设备、高清卡口、红绿灯系统之间,通过平台实现集约化、关联性,时时处处体现出与全国文明城市相对应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水平。

[上一个资讯]:整合共享信息资源 加快构...
阅读技巧:键盘方向键 ←左 右→ 翻页
[下一个资讯]:惠普与海南签署”教育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