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委建议推行ETC电子收费系统
【现状】
高速路口常拥堵服务功能降低
截至2010年底,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000公里,全省建成和在建的高速公路突破3000公里。同时,武都至罐子沟、徐家磨至古浪、西峰至长庆桥至凤翔路口、雷家角至西峰、营盘水至双塔、成县至武都、金昌至武威等高速公路也相继开工建设;宝鸡至天水甘肃段、天水过境段、嘉峪关至安西、平凉至定西高速公路,康家崖至临夏高速公路分别建成通车,连霍国道主干线甘肃境内75%的路段实现了高速化。另外,甘青宁陕四省(区)省会(首府)间实现了高速公路连接,省会兰州市6个重要出口路全部实现高速化。然而,随着高速公路网络的不断完善,汽车保有量迅猛增长,物质、人员流通需求增加,高速公路交通量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加之近年来极端异常天气增多,燃料供应短缺等原因,造成我省部分高速公路和收费站出入口出现不同程度拥堵现象,高速公路“安全、快速、高效、舒适”的特点受到影响,服务功能在降低。
【原因】
四原因致高速公路出入口拥堵
民进甘肃省委员会分析,造成我省高速公路拥堵的原因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部分收费站收费车道少,收费广场小,造成拥堵;二是由于收费站位置不合理、计重设备速度慢,容易出故障、收费设施老化、人员不足造成拥堵;三是由于大型货车数量剧增、车辆超载和超限的情况屡有发生,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拥堵;四是收费广场秩序比较混乱,部分驾驶员不遵守交通规则造成交通堵塞,干扰计重收费工作甚至恶意冲卡逃费。“十二五”时期,我省将进一步加快交通运输发展建设,而高速公路建设将对促进沿线产业布局和外向型经济发展、拉动GDP增长和相关行业的产出、增加就业岗位等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尽快解决目前我省高速公路出入口拥堵问题十分必要。
【建议】
增设ETC专用车道
根据“规划大交通、建设大通道、构筑大枢纽、发展大物流”的要求,我省将加快构建综合运输体系,提高高速公路的运输能力对于发挥高速公路网的整体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民进甘肃省委员会提出建议,我省应尽快推行ETC不停车电子收费系统,增设ETC专用车道,以此来提高高速公路口的车辆通行率。另外。在地形和工程技术条件允许的收费站增建收费车道,延长收费广场,增加通行容量;更换收费设施,更新优化收费控制系统,在现有动态称重的基础上增加静态称重设备,提高计重准确性,减少纠纷。同时建立入口劝返机制,从源头避免超载超限车辆;建立收费、路政执法、交警等多部门的联动机制,有效应对极端异常天气、节假日、交通高峰期、绿色通道车辆等特殊情况下保通保畅问题;增加收费人员数量,加强管理引导车辆分流,如实行客货车辆分道行驶、大货车小车分道行驶、出入口临时转换等。
【进展】
东出口已开辟了ETC专用车道
昨日记者从兰州市交通部门获悉,兰州市东出口天水路高速公路收费站已经开辟了ETC专用车道,车辆经过时可以不用停车就实现收费,对于缓解东出口交通拥挤发挥了良好的作用。据介绍,我省目前已开始在部分大城市建立推行ETC不停车电子收费系统,未来将在试行的基础上不断扩大范围,争取全省各大高速公路出入口都拥有这一系统。采访中一些车主透露,提供相关证明能办理一张ETC专用车道使用卡,持卡便能享受ETC车道不停车收费。目前,申请办理的人较多,市民建议交通部门增加办理窗口,使这一政策能惠及到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