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之手 >> 新闻动态 >> 资讯>>智能家电,想说爱你不容易?

智能家电,想说爱你不容易?

http://www.iothand.com 2015年09月28日        

  这是一个靠智慧吃饭的年代,天生聪慧的脑袋,还要后天不断地充电,才不会被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所淘汰。曾几何时,作为传统意义上的生活工具——以前“资质平平”的家电,如今也开始改头换面走“智能路线”。

  “靠头脑吃饭”的冰箱,带着液晶显示屏,播放菜谱,让你过足家庭“煮”妇瘾;“靠头脑吃饭”的电视机智商也很高,能根据你不同的位置、室内光线等,自动调整画面亮度、声音,以达到最佳视听效果;“靠头脑吃饭”的空调则体贴无比,能感知你的睡眠体温,自动调配温度,带来舒适睡眠,若你长时间不在,它会自动关机,忠实地成为你的守财奴……这些听起来技术含量高、智能化的家电有多大的市场,消费者是不是买账、愿不愿意花大把的票子购买呢?记者就此展开了调查。

  [市场] 智能家电群雄并起

  近几年来,传统家电得到了强劲的发展。随着传统家电的不断普及,传统市场也逐渐成饱和状态,使得各厂商的利润空间变小,贴身大打价格肉搏战。而近乎饱和的传统家电市场也已经成为了厂商发展的桎梏。

  由于低端产品利润附加值较低,高端化、智能化之后便能提高家电产品的利润空间,因而从2010年春季开始,众多家电厂家便发力高端、智能家电市场。2010年1月,海尔发布了世界上第一台物联网冰箱,这台“不务正业”的冰箱会听话,能唱歌,还能自动向超市下“订单”。照这个趋势下去,估计过不了多久,煮妇们一边煮饭一边上玩开心农场的日子应该也不远了。

  在电视上看美剧、韩剧、日剧、声嘶力竭吼卡拉OK、火拼“斗地主”、“阳光餐厅”等人气游戏……在2009年的时候,智能化互联网彩电还不被人熟知,但从2010年开始,从TCL到海信,从创维到康佳,国产彩电纷纷猛推智能化互联网电视,互联网电视的人气急剧上升,成为各大家电卖场的“人气王”。

  此外,当冰箱和彩电越来越智能化之时,空调、洗衣机等厂商们也急不可耐地开始了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海尔、美的等厂商纷纷推出智能化变频空调,海尔、小天鹅、三洋等厂商纷纷推出智能化高端洗干一体洗衣机,以及高亮度LED显示器、电容式触摸屏等最新技术纷纷亮相家电市场。

  [态度] 是骡子是马先遛一会儿

  各种品牌的家用电器,大到冰箱、电视机、空调,小到电饭煲、豆浆机都推出了自己的智能化产品,对此消费者到底买不买单呢?看看我们的调查结果就知道了。在受调查的20名年龄25-40岁读者中,只有25%的被调查者购买并使用过智能家电,其他75%的受访者表示并未购买过,只是在媒体或是家电卖场中看见过。

  近几年来,众多家电厂家开始抢占智能家电市场,各商家为了吸引消费者购买,也是想尽了办法,如买产品送礼物、购物返现,甚至于不少品牌更是花巨资请来当红影视明星为其产品代言,面对厂家、商家的各种给力的促销宣传,消费者大多并不十分感冒,还处于持币观望状态。“智能家电是不是省电、使用起来是不是真的方便,现在还很难下结论,是骡子是马,只能让它遛一会,再看看。”在智能家电广告轰炸下的Tina表现得很淡定。

  [前景] 现在卖概念 将来卖产品

  在调查过程中,记者发现,智能家电虽然现在普及率不高,但其市场潜力不容小觑。参加调查的18位受访者表示有意向购买或者再次添置智能家电,其中8位选择在1年之内购买,6位表明可能在两年之内添置,余下的有望在3年内出手,只有两名参与者表示对智能家电没有兴趣。

  低碳、智能是各行各业发展的方向,也是家电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智能化家用电器高效节能、设计更人性化、操作简单,这些优点都将会成为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领先优势。

  这一点,各大商家也是看得明明白白,在智能家电市场,谁走在前面一步谁就将占据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虽然目前智能家电的市场还不成熟,但我们看到走低碳、智能的路是家电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宁波海尔电器的张晓东这样告诉记者,“我们公司每年都在加大智能产品的研发力度,我们现在卖的不是产品,卖的是概念。但我相信,智能家电很快就会被消费者认可,到那时才是卖产品的时候。”

  [瓶颈] 价格欠“亲民”吓退不少人

  为什么功能繁多,一机多用的智能电器,现阶段遭受着冷遇呢?45%的受访者明确表示是由于价格问题。年前本来想趁着商家大搞活动换一台洗衣机的“囡囡妈”,满腔的热情被标价牌上的数字泼了冷水,硬生生地止了步。“同一品牌的电器,智能化产品与传统产品的差价竟然到了2-5倍!那还不如买台半自动的,没准功能少点,质量还能好点呢。”“囡囡妈”这样安慰自己。

  时下,绝大部分消费者都认为智能家电是个锦上添花的东西,是生活奢侈品而不是必需品。而造成这种现象,就无法脱离价格的因素。“空中楼阁”般的高昂价格自然会“吓跑”了普通消费者,从而失去了主要市场。

  不过,任何新兴行业在开始时,都是价格偏高。“就如十来年前的手机‘大哥大’,像砖头般大小,可上万的天价成了少数人炫富的工具;现如今几百块钱的手机漫天飞,任谁也不会因为有手机而自豪了。”宁波苏宁总经理吴俊分析道,“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时间,让商家加大企业科研力度,减少流通环节上,突破价格瓶颈,智能家电才能普通消费者接受。”

  智能不该是噱头而应更实用

  如果说不够“亲民”的价格是智能家电遭受瓶颈的主要原因的话,那把没有必要的功能加入电器作为智能家电多功能的噱头,让其“不务正业”,就是第二个原因。3/10的被访消费者表示,一些智能家电的功能用不上或是没必要,是他们不愿多花钱购买的一方面原因。

  晓米给记者举了个让她苦不堪言的例子。不久刚到宁波来参加工作,跟人合租一套房子的她吃腻了外面的快餐,便买了台所谓的智能电饭煲,刚开始就是被促销员口中的“与人对话,还能播放音乐”的电饭煲所吸引。买来后,发现这台智能机还真聪明,当米饭蒸熟的时候,电饭煲会自动播放一段音乐提醒。可接下来几天,晓米就郁闷了,由于一个人吃不了一锅饭,有时候想热热冷饭,可聪明的智能电饭煲由于感应到锅中是熟米饭,只会反复播放音乐,并不“热衷于”热饭。“花了这么多钱买的‘高智商’电饭煲,连热个冷饭都不行,真不知道是‘高智商’还是‘低智能’!”晓米抱怨道。

  看来,如何在实际中避免过犹不及是厂商亟待面对的问题,一旦这些人性化功能成为了“鸡肋”,智能就只能成为一种“噱头”。

[上一个资讯]:3G技术助推手机流媒体业务...
阅读技巧:键盘方向键 ←左 右→ 翻页
[下一个资讯]:电商巨头集体布局无线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