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之手 >> 新闻动态 >> 资讯>>“医疗城”拟建智能交通和慢行系统

“医疗城”拟建智能交通和慢行系统

http://www.iothand.com 2015年09月28日        

  被称为“医疗城”的广州健康医疗中心又有了新的进展。记者26日获悉,该项目交通规划深化方案已开始进行招标,着力解决“医疗城”未来看病停车难问题,并对省医、中山医等主要医院的内部交通进行优化。据了解,拟建的广州国际医疗城位于老城区东山口,此前不少人担心东山口目前人流已经非常密集,再建“医疗城”会加剧交通拥堵。

  “医疗城”正式规划仍未公布

  本次广州健康医疗中心交通规划深化方案,最高限价为55万元,要在今年6月30日前提交最终成果。有关健康医疗城的上述两个规划,费用已经超过500万元。招标公告中要求,广州市健康医疗中心交通规划,结合《广州健康医疗中心医疗卫生事业和健康产业发展规划》和《广州健康医疗中心城市发展规划和重点区域修建性详细规划》等相关规划,预测各种交通设施需求,合理制定交通规划方案,构建“安全、便捷、高效、以人为本”的综合交通系统,为健康医疗中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为市民提供良好的就医交通环境。

  但问题是,相关规划至今没有正式公布或者征求过公众意见。市规划局去年曾表示,待规划编制完成后,会向专家和公众征求意见。

  拟建智能交通和慢行系统

  “医疗城”东山口最令人担忧的就是加剧老城区的交通拥堵。对此,招标公告中也指出,随着广州市健康医疗中心规划和建设的不断完善,前来这一区域看病就医、学术研讨、商务洽谈的人流和车流将会越来越多,将进一步加剧核心区人流的集聚,这对健康医疗中心的交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广州市健康医疗中心交通规划,合理组织医疗交通,缓解看病停车难,以支撑健康医疗中心的发展。

  本研究以核心区范围为重点研究范围,包括以中山大学医学部、中大附属医院群及省人民医院为主的东山口片区与麓湖南片区两大片区,总面积约3平方公里。基准年为2013年,目标年为2025年。通过对研究范围内的道路交通、公共交通、静态交通、慢行交通、院际交通联系以及医疗交通组织等现状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诊断片区现状存在的交通问题。根据片区规划发展情况,并借鉴国内外医疗交通规划经验,提出健康医疗中心交通发展的目标与策略。结合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各交通设施需求规模,从道路系统、公共交通系统、慢行交通系统、停车系统、智能交通系统以及院际与片区交通联系等方面提出规划方案。结合医院车行出入口、机动车道、停车场出入口对健康医疗中心主要的医院(省医、中大附一)内部交通组织进行优化,提出优化建议。

  健康医疗中心预计分三步建设

  根据此前透露的信息,未来的健康医疗中心将建设公共服务平台,主要包括医学展示、医学信息服务、医疗纠纷处理、后勤共享服务以及国内外交流和产学研合作等公共平台。探索建立临床检验共享机制,减少医疗机构间重复检查,降低医疗费用。建立医学影像、大型医疗设备共享机制,统筹规划使用中心内大型医疗设备,方便医疗机构和服务对象。建立后勤服务共享机制,提供专业化的后勤服务,节省资源、提高效率。建设信息服务共享机制,实现门诊挂号、住院床位、专科信息、专家介绍等基本诊疗信息互联互通。

  近期利用5年时间,以东山口片区3平方公里为核心区域,调整区域功能规划,优化医院整体布局,提升综合性医院整体水平,做强专科医院,发展高端医疗服务和高尖端医疗技术,打造既独立运作又分工合作、共享协同的智慧医疗联合体,并带动周边区域的高端医疗服务业、健康产业集聚发展。

  中期利用5—8年时间,将越秀区东片区域10平方公里内整体纳入,建立完善与全市各健康医疗项目战略合作关系,进一步推动中医康复、医学美容、医疗后勤服务、医药器械研发营销和药品营销等健康相关产业的大发展。

  远期则是将中心良好的运作机制和技术服务向全市辐射,在广州市形成集医、教、研、产一体的综合性医疗事业、健康产业发展基地,将广州打造成具有世界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健康医疗城市。

[上一个资讯]:内蒙古联通助力智慧城市
阅读技巧:键盘方向键 ←左 右→ 翻页
[下一个资讯]:大数据时代来临 得“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