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制定电子信息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十二五”期间,如何进一步增强我市电子信息产业的持续竞争力?记者昨天从市相关部门了解到,立足我市产业发展现状,结合国内外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趋势,我市已经制定了“十二五”期间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规划,提出“做强四大特色产业,培育六大新兴产业”的发展蓝图。
年均增长20%以上
“十二五”末突破1500亿元
与“十五”末相比,制造业规模增长了3.3倍,利润增长了6.3倍,税金增长了2.4倍……“十一五”以来,我市电子信息产业年均30%左右的发展速度让人惊喜,其在全市经济发展中的支柱地位也日益显现。
“但不可否认的是,与周边信息产业优势城市比较,我们在自主创新能力、产业核心竞争力、高端创新人才保有、产业机构的合理性等方面都还存在明显的差距。”市信息产业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十二五”期间,我市电子信息产业将在这几方面重点突破,以求更好地发挥其作为经济增长“倍增器”、发展方式“转换器”和产业升级“助推器”的作用。
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我市电子信息产业的年均增速将保持在20%以上,至2015年末,电子信息产业行业主营收入将突破1500亿元,我市将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有影响力的高端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基地和软件及信息服务业创新发展基地。
作为科技含量较高的行业,创新投入对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为此,我市提出“十二五”期间,进一步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有机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和机制;加大科研和技术改造投入,技术创新投入年均增长20%;建立软件、通信、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等重点行业领域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依托龙头企业建立省级研发(工程)中心,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和信息化推进提供技术支撑。
做强四大特色产业
培育六大新兴产业
做大规模的同时,致力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对于“十二五”期间电子信息产业的产业拼图,规划也提出了明确的思路。
首先是进一步加大对通信、光伏、新型电子元器件、光机电四大特色产业的投入,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四大优势产业集群。比如打造通信产业,我市将以浙江省通讯产业(嘉兴)基地、国家机电元件产业园嘉兴新型元器件产业区、国家机电元件产业园平湖光机电产业区、国家机电元件产业园秀洲微电子加工产业区为支撑,着力拓展移动通信、卫星通信、通信对抗、适应三网融合需求的光通信产品等科研领域,加强创新成果的本地转化;大力发展光伏产业,则将培育从硅材料、硅片到电池组件及辅材等太阳能发电系统的完整产业链,成为长三角重要的光伏产业基地……
做大原有强势产业的同时,我市“十二五”期间还将培育发展半导体照明、软件与信息服务业、集成电路、物联网、云计算、电子商务等六大新兴信息产业,建成5个销售收入超百亿元、在国内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区域特色信息产业基地(园区)。
产业发展,龙头企业的作用举足轻重。根据规划,至2015年末,我市将培育销售收入超100亿元的大型电子信息龙头和骨干企业2家,超10亿元的20家,超亿元的150家以上;培育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大型软件和信息服务骨干企业1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