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战:上海“十二五”建议与智慧城市建设
上海通信发展2011(第四届)年会将于5月18日至19日在上海浦东环球金融中心隆重举行。本届年会围绕“通信与智慧城市”主题,在上海市通信管理局指导下,由国内三大运营商共同主办,C114中国通信网承办。
王战:各位嘉宾、上午好!我想在座的都是专家,那我是外行,所以我就从市委做“十二五”建议这个角度来讲讲智慧城市这个问题。
去年11月9日,市委召开了九届十三次会议讨论“十二五”建议。那么这个建议现在已经过去差不多半年的时间了,整个报告有46页12张。大家可能记得不清楚了,可是现在能记住的是8个字,4个层次。8个字就是创新行动,指示发展。4个层次最有亮点的是郊区新城的建设,这个是上海整个空间上的布局,原来我们集中在中心城区,围绕世博会轨道交通420公里,然后过了世博以后,我们考虑的上海本身应该形成一个都市圈。那么郊区新城是一个层次。
第二个是智慧城市,第三个是文化大都市。原来提的叫国际文化交流中心。这次明确提出了文化大都市建设。第四个是建成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这四个都是在这次“十二五”建议当中新提出的新的亮点。
那么在这当中实际上画的篇幅最大的就是智慧城市。总共我刚才讲得一共有52章节,其中第五章讲的就是智慧城市。那么大概用4节的篇幅来讲。这个篇幅实际上是很大的,领导要求我们差不多就写2万字把这个报告给写下来,但是这2万字要覆盖多少内容。就是你发下去征求意见,每个部门都说怎么这个没写上去,市里对我们不重要吗?你当时写了,后来我们改了400多处。也有的比较高兴,旅游部门说这次我们很满意,有三处提到我们旅游,浦东说15处提到我们浦东。但是各位,智慧城市是整整画了3页来阐述这个问题。
我就说“十二五”建议当中对智慧城市是非常重视的。第一节是余书记在他的讲话当中所讲的,这是比公路、铁路更重要的基础设施。就是把智慧城市作为我们的一个基础设施来建设。刚才张总也提到了有些具体的要求,比如说三网融合、改造、解决进家庭的问题。
第二节写的是运用问题,第三写的是产业问题,第四写的是信息安全与共享的问题。对整个智慧城市,“十二五”建议当中,我们可以做这样三点评价:一、它是在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十二五”建议当中唯一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的。当然其他城市也有,比如宁波有些地方提。但是作为直辖市是最早提出这个问题的。二、这个建议提出以后,最后建议要拿出来,草稿要经过市领导审,上海市领导小组专门开会讨论“十二五”建议。这个建议当中对很多提法都进行了充分的考虑。有些还一时拿不出来,比如说主线问题,我们现在讲创新发展是主线。实际上当时提出4个主线,所以在“十二五”建议当中并没有提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是主线。但是在讨论当中,大家形成了共识说这就是主线。实际上现在的主线是大家形成的共识。但是智慧城市在讨论当中,市里领导是意见最一致的,决定把这个写上去。三、“十二五”建议当中篇幅最大的,于是我们就要提出问题。为什么写“十二五”建议,每个单位都要点到,每件事情都要点到,要花这么大的篇幅写智慧城市。而且市里的领导对这个问题,大家的意见高度一致。
市领导为什么如此重视这个问题,我想有四个理由:
一、要掌握新科技革命的先机,或者说是抓住创新驱动这个先机。那么新科技革命到现在它走到哪一段了,其实在“十二五”全会上,书记讲话里面有一句话:“当前的世界形势现在是两次科技革命的一个重叠时期,是信息技术革命深化与新能源革命兴起的一个中间时期。”当然新能源革命由于整个石化能源的消耗,大家都知道。那么信息技术革命深化表现在什么地方?我认为以2001年为一段,上世纪90年代信息高速公路出现了,然后就是互联网浏览器。这个成为一段。所以它经过成本竞争大量的往外面转移。这以后实际上在归国的投资当中,大概20%-30%是信息方面的,更多的转向信息计划、生活计划。也是在这个时候出现了新的问题,包括IBM的智慧地球。然后出现了物联网的概念,出现了智能电网的概念,出现了云计算的概念等等等等。包括现在苹果现象。其实这些现象,我认为都是这一轮信息技术革命深化的表现。
四年前我曾经听台湾宏基的一个领导讲了一个观点,他说信息技术革命已经走向最后一段,这段就是无限城市加上智能终端。那么今天讲的这些事情,这些新出现的现象都和这个有关系。我想这就是我们上海为什么在“十二五”建议当中把智慧城市写这么一大段的大背景。
我们在座的专家、学者,企业界的高管,我们必须抓住这轮科技革命的先机,当然说句老实话已经说不上先机了。国外有很多也是跟不上的,苹果一出来,你马上发现在两三年当中,微软已经没有两三年高了。像诺基亚、戴尔这些东西成为过去的样子了。什么道理?我们必须把握信息技术革命已经进入深化阶段。这个深化实际上是和智慧地球、物联网的出现有关系。当然我们也可以把智能电网、云计算定义为物联网,一个是电的物联网,一个是计算机的物联网。
去年12月3号,中央政治局听两位专家的演讲稿,这两个演讲稿是我们准备的材料,请5位院士到世博会。世博会里面的新技术涉及到15个领域,553项。其中比较系统的可以看思科馆、台北馆。台北馆一个是垃圾的收集,还是无限城市。思科馆演绎的就是2020年整个智慧城市的远景应该是怎么样的。
二、大家都知道上海整个发展的目标当中就是要建设成为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那么我们可以这样说:在信息技术革命的条件下,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就不仅仅是高楼大厦,有一个很现代化的空港,有高铁。它更重要的是必须要有智慧城市的基础设施。所以我讲智慧城市本身就是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一个物理基础。所以我们今天讲基础设施必须把智慧城市的概念考虑进去。
三、大家也知道总书记在2004年时对上海提出了四个率先的要求,希望上海的建设东部加快发展当中,上海要做到四个率先,其中有一个率先就是要率先发展现代服务业。为怎么加快社会服务业,余书记专门让我们组织一个冷班级进行研究,从09年开始做了一年半,花了590万,请了中央财政部税务总局的研究部门,还有国发中心、北京大学。研究当中发现了很多问题,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当然是税制问题。就是我们现在的税制设置是为工业加快发展服务。对现代服务业实际上这个税制跟不上。当然这是一方面的原因。但是另外我觉得,你要率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必须理解什么是现代服务业。我们查了一下,可能现代服务业就是上海的专家提出一个先进的概念,国际上没有现代服务业这个概念,服务业就是工业。为此有些领导就问什么是现代服务业,让我们把这个定义搞清楚。然后我们就查了,最后我们写了两页纸给领导说明什么是现代服务业,有两个定义。一个是老百姓能够理解的定义,在改革开放当中新发展起来的都可以说是现代服务业,以前没有的,现在有了,我们把它叫做现代服务业。这是老百姓的一种理解。另外一种定义和我们的各位关系很大,我把它定义为服务业当中用信息技术渗透进去所形成的新的服务业态叫现代服务业。比如说我们知道金融业这个东西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你说它是现代服务业,把整个金融业定义为现代服务业不对。但是在金融业当中90年代时就发展出来一块——电子支付。它的基础实际上是和现代的信息技术有关系的,这块就是金融业当中的现代服务业。
我们在流通领域,大家都知道运输业定位在第二产业当中,它和工业有点区别。现在冒出来一个新的叫做物流业。原来的物流业有了信息平台,有了电子支付,当然它的企业业态也发生了变化,它就变成了现代服务业。当然,由于信息技术的产生,它本身信息服务业也产生了。这块也是现代服务业。所以我们说智慧城市实际上应当是现代服务业的其中之一。率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建设智慧城市,这是其中之一。
四、实际上智慧城市建设还涉及到我们要再造“四个中心”建设的市场主体。四个中心建设实际上到现在差不多在上海有20年。我们最早是提三个中心,然后提的是一龙头,三中心。然后到95年的时候定义为“四个中心建设”。这块始终是上海发展的战略目标,也是中央支持上海这么发展的。但是我们要问四个中心建设的市场主体是什么?很多人看到了一块叫做总部经济,所以我们上海积聚了很多总部经济。在没有形成信息技术革命下,所以我认为重要的是就是总部经济。上海要形成金融中心怎么形成?我们想要素是什么,从证交所、期交所等等一系列的要素是什么。
另外四大商业银行都在北京,所以当时就弄了一个交通银行和浦东银行。但这是绝对不够的。于是当时就提出引进外国的商业银行在浦东集聚。当时我就提了一条,我说:“外国的商业银行在集聚过程当中有商业客户,所以我就同时决定引进跨国公司的区域总部。后来考虑区域总部还做不到,所以从中国总部开始做起。”所以我认为在信息技术革命下需要加一块——平台经济。当然平台有两种平台,一个是公共服务的平台。我们在十一五计划当中已经做了,甚至做了很多公共服务平台。但是更需要的是市场化的平台,企业化经营的平台。比如在信息服务业当中,如果我们智慧城市做得好了,“十二五”建议当中写了四块,第二块就写到运用,这个运用可以说是无所不在的。只要你想得到,这个东西就会出来。有时候我们就是对这个问题没认识会产生问题。比如说在这一年当中经常讨论问题,为什么马云不在上海,他跑到杭州去?我觉得这是我们对信息服务业认识不够深刻造成的。如果我们当时认识到,我们不会放他走。
一个金融中心的建设,一个贸易中心的建设,它下面应该是企业支撑的。马云这样一个第三方支付的平台,供和求都在这上面,结果它会产生排他性。大家都上淘宝网,那么这块一起来,我们可以说是现在的贸易形式,它的贸易中心的一个微观基础。如果说在上海,这样的网有100个、1000个、10000个,人家可能决定这个贸易中心的实力很强。但是这笔生意做了,他必须要支付就必须涉及到金融上要为他服务。然后成交了以后,下面有很多快递公司、物流企业要把这些货送过去。因此可以这么说:如果上海有千百个甚至上万个这样的平台,它可能就是上海市建设的微观基础。其实我也搞不懂,一个淘宝网怎么一下子搞得这么大。结果有一次吃饭的时候,大家在讨论,讨论以后我恍然大悟。为什么在美国做不大,而在中国做这么大?因为在中国缺少一个完整的社会诚信体系。这样就产生了问题,今天我在网上购物,买了一个东西,买完以后卖方说你先付钱,他怕我的东西给你以后,你不付钱了。这种事情会有。买家说你先给货,他怕钱先给你,货不给我了。就是因为在中国商业信用环境缺失的环境下,第三方支付是最好的。有了这个平台,结果网上购物很顺畅的发展起来。
你有这样的想法以后,很多商机都会出来。比如说我们上海有一个公司叫做长江集团,他以前搞了很多都不成功。最近他在浦东搞了一个高速公路的陆交中心。从劳动生产力来讲,这个东西做成了,劳动生产力就提高了50%。它也不需要超载了。这个平台为什么叫平台?你有这个想法做,结果大家都往这个方向撮合,不光是郑州和上海,可能长沙和上海都到这个地方来撮合。还有水运、铁路运输,就可能把空中运输、铁路运输、公路运输和水运都在一个网上撮合。这样的平台不是我们四个中心建设的市场主体吗,微观基础吗?它的辐射可以说是非常之大的。所以我觉得智慧城市建设,你们把这块基础设施搞出来了,把这些运用内容,有很多企业围绕你做,可以说对上海市的中心建设起到的推动作用将是一次飞跃。
我最后的结语是希望“十二五”通过智慧城市的建设,我们电信部门立足于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立足于发展现代服务业,立足于四个中心建设,立足于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做智慧城市的开路先锋!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