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学城一卡通系统遭更换两民企开打维权战
围绕广州大学城“一卡通”系统遭单方面更换事件,两家民营软件企业———“新中新”和“光时代”之间的“维权战”一触即发。
而围绕这样一个关乎数十万师生生活学习息息相关的重要系统,到底该如何管理与维护,以及更深层次的关于社会投资运营后的政府工程如何监管的问题,亦随之浮出水面。
新学期开学在即,对广州大学城20多万师生来说,一个或许他们还不知晓的变化,可能影响每个人的生活———广州大学城“一卡通”系统,在这个暑假已经被悄悄更换了。因为,他们每个人的饭堂消费、水控管理、门禁考勤、图书馆、医疗管理、电信、羊城通、圈存充值、网站查询、商户购物等政府服务与公共服务应用,都要通过“一卡通”来完成。
来自事情背后的消息是,该系统最初的技术提供者“新中新”集团,公开指责另一家合作伙伴“光时代科技”公司“在我们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不经主管部门批准、不经专家论证,打着暑期升级的幌子,偷梁换柱”,目的“可能是光时代想享有广州大学城的长期运营权”,而后果则可能引发大学城“一卡通”系统的紊乱,“令人很震惊”。而光时代公司则称,他们只是对系统更新升级,而且这么做也是被逼无奈的。
两家民营企业围绕广州大学城“一卡通”系统更换的维权之争一触即发,而围绕这样一个关乎数十万师生生活学习息息相关的重要系统,到底该如何管理与维护的问题,亦随之浮出水面。
合作三企业联手打造“一卡通”
记者登陆广州大学城“一卡通”官方网站,该网站对该项目有以下描述———广州大学城“一卡通”系统是全国唯一最具规模、最先进的现代化城市战略性基础设施工程、是广州城市信息化建设工程重要核心项目之一。其应用范围覆盖学校教学、科研、消费、交通、通信、金融支付(电子钱包)、市政缴费等,并涉及身份识别及个人信用基础等增值应用。并已实现正式与中国工商银行广东省分行营业部、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分行及中国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清结算运行。
广州大学城建设过程中,广州市信息中心、广东省教育厅、广州大学城建设指挥部共同组建广州大学城″一卡通″项目建设办公室,负责项目建设期间的协调和建设后的监管工作。
经过专家组的层层论证,2004年5月中旬,“一卡通”项目的招投标工作尘埃落定,新中新、光时代、软盟三家公司组成的联合体中标该项目,作为投资主体负责一卡通的投资、建设与经营。这三家公司已确定经营期限为15年,对于一卡通核心系统的投资预计达4000多万元。
据记者了解,新中新、光时代、软盟三家公司均为软件企业。其中,新中新集团是活跃在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领域的知名企业,业务范围涵盖校园一卡通、共享数据中心、统一门户系统与MIS/OA系统,是从事自主研发、生产制造、市场营销、系统集成与售后服务一条龙业务的,全国化、品牌化经营的民营高科技产业集团。
2004年8月20日,广州大学城“一卡通”系统正式启用,总体运行良好。
纷争私自更换系统被指违规
2007年8月中旬,新中新突然发现,原来由自己公司提供的“一卡通”系统,已经被光时代公司悄悄更换了。
新中新集团新闻发言人付艳林先生告诉《民营经济报》,三家企业对于联合操作“一卡通”项目有着明确的责任分工。三家企业之间签了一个内部分工协议,协议规定,新中新是产品技术提供商,负责提供“一卡通”系统,而光时代负责一卡通的投资运营。同时,三家企业还联合跟政府签了一个大协议,协议明确规定,如“一卡通”系统需更换或出现系统问题需更换,需经过技术评审和得到政府部门允许。
付艳林表示,光时代的做法明显违反上述三家企业的协议,也违法了三家企业联合跟政府之间的协议,更为重要的是,这套新系统是没有经过政府和学校评审,质量是否有所保证就成为一个事关30万大学城师生的大问题。
关于光时代私自更换“一卡通”系统的原因,新中新有关负责人认为,“有可能光时代想独享广州大学城一卡通系统的长期运营权。由于一卡通系统技术性强,新中新是技术主导型供应商,技术掌握在新中新手中,如果以后政府想更换运营单位,光时代很容易被替代,但如果光时代找到另一家非技术主导型供应商,其软件向其他任意厂家的硬件可开放对接,他们就不存在技术上的短板,可以实现垄断性的长期运营权。”
8月29日下午2时,记者联系到光时代负责企业对外宣传的罗小姐。罗小姐告诉《民营经济报》,光时代的确在暑假期间对大学城“一卡通”系统进行了更新换代,但他们这样做也是被逼无奈。
罗小姐表示,大学城“一卡通”在2004年投入使用之后,曾经出现过安全和稳定性能方面的问题。光时代方面不断跟作为系统提供商和维护商的新中新协调处理该事,但新中新方面老是抱着爱理不理的态度。
罗小姐说,“我们作为投资商,之前已经投了那么多的钱,我们怎能愿意看到整个项目无法运行。”最后,罗小姐强调,作为投资商,如果原来系统运营畅通,他们也不愿意再花那么多的钱更换系统。
针对光时代的说法,付艳林特别作出以下几点回应。
首先,光时代未通过相关政府主管部门的同意和论证,私自随意更换一卡通系统属于严重的违规操作。因为涉及到广州大学城内十所高校的20万师生的学习生活,系统的投入资金巨大。当初经过专家组的科学系统论证,就是为保证这样大规模工程的规范性、低风险。光时代趁机把系统偷偷更换掉,有可能造成系统瘫痪,对广大师生学习和生活造成不便;同时,更换系统无形中要拆除原来的系统,重新安装另一套,也是严重的重复性资源浪费。
其二、私自更换系统可能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和不良后果,因为没有告知公众,一旦出现问题,会混淆视听伤害新中新的品牌形象,让新中新的品牌和名誉受到无端误解和伤害。
其三、该项目一直是新中新在垫款进行建设,迄今为止,系统正常使用近四年,光时代的300余万元欠款迟迟不付,新中新客户在全国有近200所高校一卡通用户,样板用户遍布全国各地,项目验收及回款率都极高,一卡通系统都稳定运行,从未出现过光时代所说的“问题”,因此我们怀疑其是为拖欠款项的托辞。
其四、在接到光时代的来函后,新中新集团先后派出四批领导干部与其公司进行友好交涉,光时代一直表现为继续友好合作,可临近开学,其公司态度突然来个180度大转弯,私自更换系统,其行为简直就是在进行商业欺诈。
其五、在此次事件中,新中新是努力想通过协商解决问题的,但就目前情况来看只能掀起法律的大旗维护公司的权益,诉诸法律得到一个公正的结果。
说法事件反映政府工程监管缺陷
记者采访得知,“一卡通”系统遭私自更换事件发生后,新中新已向政府主管部门报告了此事,但新中新方面认为,有关主管部门“未引起足够重视”。
广州市信息中心刘科长在接受《民营经济报》采访时表示,类似“一卡通”系统这种政府工程,在一般情况下,更换系统,都要经过一定的程序和手续的,报批政府有关部门。大学城“一卡通”属于社会投资运营,并没有强制要求其系统更换时非得经过政府批准,但大学城“一卡通”事关几十万大学城师生生活,为稳妥起见,系统更换应报批有关政府部门,经过论证和测试才能启动。
记者试图联系广州大学城有关管理人员,拨打多个电话,一直无人接听。
新中新负责人对《民营经济报》说,“类似‘一卡通’系统这种政府工程,应当按规范操作,应有相应的监管流程,对可能引发不良后果的行为及时提供警示并制止。这件事情对于高校信息化工程建设与管理尤其具有警示作用,一是相关主管部门的监管制度要完善,哪些行为需要报批或论证,哪些行为可以由企业自主决定,应当清晰界定;二是企业行为应当规范化,要有社会责任感。”
广东警官学院长期从事社会治安和公共管理问题研究的教授胡新祥认为,“大学城内有20万师生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一旦“一卡通”系统出错,生活方面,银行转帐圈存等使用功能的停止会给师生造成极大的不便利,师生用卡消费扣错金额或查不到花费明细等,必然引发纠纷;学习方面,图书馆系统和上机系统无法正常使用导致教学无法正常进行等等。假如更换这样重要的系统,不通过政府主管部门审定批准、不经过专家论证,而任由一家公司就可以私自操作,出现问题,该由谁来承担责任呢?这件事情,希望引起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和关注,应当加快社会投资运营后的政府工程的相关监管制度建设,依法加强这方面的管理。”
而围绕这样一个关乎数十万师生生活学习息息相关的重要系统,到底该如何管理与维护,以及更深层次的关于社会投资运营后的政府工程如何监管的问题,亦随之浮出水面。
新学期开学在即,对广州大学城20多万师生来说,一个或许他们还不知晓的变化,可能影响每个人的生活———广州大学城“一卡通”系统,在这个暑假已经被悄悄更换了。因为,他们每个人的饭堂消费、水控管理、门禁考勤、图书馆、医疗管理、电信、羊城通、圈存充值、网站查询、商户购物等政府服务与公共服务应用,都要通过“一卡通”来完成。
来自事情背后的消息是,该系统最初的技术提供者“新中新”集团,公开指责另一家合作伙伴“光时代科技”公司“在我们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不经主管部门批准、不经专家论证,打着暑期升级的幌子,偷梁换柱”,目的“可能是光时代想享有广州大学城的长期运营权”,而后果则可能引发大学城“一卡通”系统的紊乱,“令人很震惊”。而光时代公司则称,他们只是对系统更新升级,而且这么做也是被逼无奈的。
两家民营企业围绕广州大学城“一卡通”系统更换的维权之争一触即发,而围绕这样一个关乎数十万师生生活学习息息相关的重要系统,到底该如何管理与维护的问题,亦随之浮出水面。
合作三企业联手打造“一卡通”
记者登陆广州大学城“一卡通”官方网站,该网站对该项目有以下描述———广州大学城“一卡通”系统是全国唯一最具规模、最先进的现代化城市战略性基础设施工程、是广州城市信息化建设工程重要核心项目之一。其应用范围覆盖学校教学、科研、消费、交通、通信、金融支付(电子钱包)、市政缴费等,并涉及身份识别及个人信用基础等增值应用。并已实现正式与中国工商银行广东省分行营业部、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分行及中国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清结算运行。
广州大学城建设过程中,广州市信息中心、广东省教育厅、广州大学城建设指挥部共同组建广州大学城″一卡通″项目建设办公室,负责项目建设期间的协调和建设后的监管工作。
经过专家组的层层论证,2004年5月中旬,“一卡通”项目的招投标工作尘埃落定,新中新、光时代、软盟三家公司组成的联合体中标该项目,作为投资主体负责一卡通的投资、建设与经营。这三家公司已确定经营期限为15年,对于一卡通核心系统的投资预计达4000多万元。
据记者了解,新中新、光时代、软盟三家公司均为软件企业。其中,新中新集团是活跃在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领域的知名企业,业务范围涵盖校园一卡通、共享数据中心、统一门户系统与MIS/OA系统,是从事自主研发、生产制造、市场营销、系统集成与售后服务一条龙业务的,全国化、品牌化经营的民营高科技产业集团。
2004年8月20日,广州大学城“一卡通”系统正式启用,总体运行良好。
纷争私自更换系统被指违规
2007年8月中旬,新中新突然发现,原来由自己公司提供的“一卡通”系统,已经被光时代公司悄悄更换了。
新中新集团新闻发言人付艳林先生告诉《民营经济报》,三家企业对于联合操作“一卡通”项目有着明确的责任分工。三家企业之间签了一个内部分工协议,协议规定,新中新是产品技术提供商,负责提供“一卡通”系统,而光时代负责一卡通的投资运营。同时,三家企业还联合跟政府签了一个大协议,协议明确规定,如“一卡通”系统需更换或出现系统问题需更换,需经过技术评审和得到政府部门允许。
付艳林表示,光时代的做法明显违反上述三家企业的协议,也违法了三家企业联合跟政府之间的协议,更为重要的是,这套新系统是没有经过政府和学校评审,质量是否有所保证就成为一个事关30万大学城师生的大问题。
关于光时代私自更换“一卡通”系统的原因,新中新有关负责人认为,“有可能光时代想独享广州大学城一卡通系统的长期运营权。由于一卡通系统技术性强,新中新是技术主导型供应商,技术掌握在新中新手中,如果以后政府想更换运营单位,光时代很容易被替代,但如果光时代找到另一家非技术主导型供应商,其软件向其他任意厂家的硬件可开放对接,他们就不存在技术上的短板,可以实现垄断性的长期运营权。”
8月29日下午2时,记者联系到光时代负责企业对外宣传的罗小姐。罗小姐告诉《民营经济报》,光时代的确在暑假期间对大学城“一卡通”系统进行了更新换代,但他们这样做也是被逼无奈。
罗小姐表示,大学城“一卡通”在2004年投入使用之后,曾经出现过安全和稳定性能方面的问题。光时代方面不断跟作为系统提供商和维护商的新中新协调处理该事,但新中新方面老是抱着爱理不理的态度。
罗小姐说,“我们作为投资商,之前已经投了那么多的钱,我们怎能愿意看到整个项目无法运行。”最后,罗小姐强调,作为投资商,如果原来系统运营畅通,他们也不愿意再花那么多的钱更换系统。
针对光时代的说法,付艳林特别作出以下几点回应。
首先,光时代未通过相关政府主管部门的同意和论证,私自随意更换一卡通系统属于严重的违规操作。因为涉及到广州大学城内十所高校的20万师生的学习生活,系统的投入资金巨大。当初经过专家组的科学系统论证,就是为保证这样大规模工程的规范性、低风险。光时代趁机把系统偷偷更换掉,有可能造成系统瘫痪,对广大师生学习和生活造成不便;同时,更换系统无形中要拆除原来的系统,重新安装另一套,也是严重的重复性资源浪费。
其二、私自更换系统可能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和不良后果,因为没有告知公众,一旦出现问题,会混淆视听伤害新中新的品牌形象,让新中新的品牌和名誉受到无端误解和伤害。
其三、该项目一直是新中新在垫款进行建设,迄今为止,系统正常使用近四年,光时代的300余万元欠款迟迟不付,新中新客户在全国有近200所高校一卡通用户,样板用户遍布全国各地,项目验收及回款率都极高,一卡通系统都稳定运行,从未出现过光时代所说的“问题”,因此我们怀疑其是为拖欠款项的托辞。
其四、在接到光时代的来函后,新中新集团先后派出四批领导干部与其公司进行友好交涉,光时代一直表现为继续友好合作,可临近开学,其公司态度突然来个180度大转弯,私自更换系统,其行为简直就是在进行商业欺诈。
其五、在此次事件中,新中新是努力想通过协商解决问题的,但就目前情况来看只能掀起法律的大旗维护公司的权益,诉诸法律得到一个公正的结果。
说法事件反映政府工程监管缺陷
记者采访得知,“一卡通”系统遭私自更换事件发生后,新中新已向政府主管部门报告了此事,但新中新方面认为,有关主管部门“未引起足够重视”。
广州市信息中心刘科长在接受《民营经济报》采访时表示,类似“一卡通”系统这种政府工程,在一般情况下,更换系统,都要经过一定的程序和手续的,报批政府有关部门。大学城“一卡通”属于社会投资运营,并没有强制要求其系统更换时非得经过政府批准,但大学城“一卡通”事关几十万大学城师生生活,为稳妥起见,系统更换应报批有关政府部门,经过论证和测试才能启动。
记者试图联系广州大学城有关管理人员,拨打多个电话,一直无人接听。
新中新负责人对《民营经济报》说,“类似‘一卡通’系统这种政府工程,应当按规范操作,应有相应的监管流程,对可能引发不良后果的行为及时提供警示并制止。这件事情对于高校信息化工程建设与管理尤其具有警示作用,一是相关主管部门的监管制度要完善,哪些行为需要报批或论证,哪些行为可以由企业自主决定,应当清晰界定;二是企业行为应当规范化,要有社会责任感。”
广东警官学院长期从事社会治安和公共管理问题研究的教授胡新祥认为,“大学城内有20万师生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一旦“一卡通”系统出错,生活方面,银行转帐圈存等使用功能的停止会给师生造成极大的不便利,师生用卡消费扣错金额或查不到花费明细等,必然引发纠纷;学习方面,图书馆系统和上机系统无法正常使用导致教学无法正常进行等等。假如更换这样重要的系统,不通过政府主管部门审定批准、不经过专家论证,而任由一家公司就可以私自操作,出现问题,该由谁来承担责任呢?这件事情,希望引起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和关注,应当加快社会投资运营后的政府工程的相关监管制度建设,依法加强这方面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