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交通指挥中心向市民开放内部高度智能
市民观察员走进市交管局智能交通指挥中心大厅
19日,近60名市民观察员参加成都商报举办的“走进缓堵保畅工程 市民观察员大行动”,在早高峰时间走进位于鼓楼南街的市交管局智能交通指挥中心,感受成都“交通大脑”如何监控、调度、指挥和疏导交通,随后又来到二环路成温立交桥路口和羊西线路口体验交通协管员的工作。市民观察员纷纷表示,一座城市的交通顺畅,不仅需要交警和协管员的努力,还需要每个人的参与和支持。
当一回交通协管员
吹哨、挥旗、喊话、指挥……交通协管员的辛劳看在眼中,记在心上
“站几分钟就恼火,协管员太不易”
昨日,近60名市民观察员来到二环路成温立交桥路口和羊西线路口,跟随交通协管员实地感受城市早高峰,上岗实地体验吹哨、挥旗、喊话、劝导的辛苦和不易。
上午9时许,成温立交路口,短暂的“上岗培训”后,头戴帽子、臂戴黄袖章,手握小红旗的市民观察员商先生“整装上阵”。“今天天气还算不错,但我才站了一会儿就觉得累,难以想象交警和协管员要如何度过每一个暴晒日和风雨天。”商先生说,一座城市的交通疏畅,不仅需要交警和协管员的努力,还需要每个人的支持。
“等绿灯再走,不要慌!”“莫用电马儿搭人嘛,好危险哦!”上午9点半,另一组市民代表来到二环路羊西线路口,他们兵分4路“上岗”。
老交通协管员黄培志说,他们每天至少要站6小时,为了提醒车辆和行人,要无数次地吹哨、挥旗和喊话,嗓子经常都是哑的。市民观察员陈庆涛说,交通协管员这份工作确实不易,要很有耐心,又要能及时消化外界不理解带来的不良情绪。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