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升:物联网产业目前最期待运营商
以下是王文升的演讲实录:
今天我的题目是物联网应用规划与建设。从今年的主题来看,我们觉得比较欣慰,就是说从过去的科技为主现在转向了应用。
主要两部分,一部分是我们对整个物联网产业发展的解读,包括刚才我们听了各位之前重量级嘉宾的分析和一些解决方案。那么给我们一个什么样的压力呢?电力集团把通信也做了,移动公司把方方面面物联网应用都做了,那么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们这些民营企业,特别像无锡、江苏这样民营市场为主的,我们来做什么?
那么今天通过分析和认知跟大家分享,也希望给大家一些启发,另外我们根据理解,现在已经启动了几个按业内来说是一个杀手级的应用,或者我们叫重量级的应用,也给大家一些参考。
我们看一下这张图,这个是产业整体趋势图,物联网走到今天同样符合这个规律。
我们看到这个点,现在不管是无锡还是我们国家,物联网就处在这个拐点上,这个拐点需要什么呢?需要的就是我们今天说到的“应用”,所以今天我看到这个主题表达的时候,我非常高兴。
那么目前我们存在的问题是什么?我们看红色的部分,不管从无锡的招商引资和其他城市的做法来说,大量的产学研投入。这里面就出现了一个状况,很多都是重技术、轻应用,另外从设计来说缺少顶级规划。没有顶级规划大家都在盲目的尝试,最后做到很多都是重复投资。比如有些团队在北京做得项目,拿到这边来同样申请完了,又做了同样的事情,那这样的事情比比皆是。
那么我们再看蓝色的部分,物联网的特点刚才说了很多,它可以多大产值,几十倍是物联网的,如何落地?现在不管是传感网,还是云平台,如何落地?所以如何解决刚性需求与商业模式,我们认为是一个核心的核心。这样就造成整个产业链的缺失,所以现在制约了发展,包括我们的管理部门,我们在下面也进行过交流,也多少表露出这种担心。
这张图给大家一个启发,产业格局将会带来资源重新分配。我们重点看这几个象限。横轴是发展进程,从工业革命进入到现在的信息时代或者叫物联网时代。竖轴是一个产业链,往上走到了服务,一个系统工程。那么在左下角象限我们看到前期是以产品和渠道为主,这个我们都经历过,包括现在或多或少还存在,比如典型的苏宁也好、国美也好,它并不做家电和IT,它们只做渠道。右下角就是当时我们表示很悲观的,所有核心技术都掌握在国外人手里,不管是因特尔的芯片,还是软件操作系统,所以在这个象限当中,它是核心技术,包括集成商,甚至包括咨询服务。
当IBM把笔记本业务转给联想的时候,当时很多人在欢呼,现在看来,那个时候IBM就开始在做转型。诺基亚原来是手机老大,现在面临倒闭的危险。我们再看苹果,苹果很特殊,它在微软下面由于没有网络普及之前,他的用户群都是发烧友或者特定的用户群,使他们生存了下来。但由于有了网络以后,这种标准化差异不见了,再加上上面有一个乔布斯的苹果,他给苹果带来了什么呢?现在大家体会一下,其实乔布斯的野心要做运营商的运营商,我不知道大家是不是理解,有点绕。
我们再说中国移动,他见证了从摩托摩拉,爱立信、苹果所有厂商的兴衰,他现在最牛,为什么最牛?运营是W最核心的资源。国家就是在运营,最大的运营商就是国家,这里给大家一个什么启发呢?不管我们是做产业,还是做技术,我们的视角和定位是在哪个象限中。
我们再看左上角,那个象限很特殊,它是一个垄断性的行业或者被垄断的行业。一些基础的、原料的,比如能源水电气,包括粮食,世界各地其实都是一样。
那么物联网要做什么?如果我们的政府是看在了所谓右下角的这个象限的话,那他要引进的就是所谓的核心技术,那么这里边我们不得不说高铁的例子,尽管前一段时间给大家带来了心里上的阴影,但是我在这里还是比较自豪的说,高铁的整个网络应该是我们引以为荣的,从技术上,日本、德国、法国,加拿大,我们采取最好的技术,现在我们是全球运营里程最多,运营里程最快,从象限中达到了服务级的系统。
国外把一些服务外包给我们,低成本劳动力的,其实我们可以换一种心态,我们现在如果做物联网,我们就把硅谷看成是高科技的外包,你来不来吧。
这里面有几个核心关系我们大家共同探讨,第一是技术物联网还是商业模式物联网,这是发展观的问题。第二,是国家物联网还是市场物联网。第三是政府财政与社会资本。如果一家企业完全定位在政府财政上必死无疑。第四是国企与民企。第五是物联网与运营商。
现在物联网期待的是什么?期待的是物联网的运营商,它将诞生新的运营商,有可能电信运营商,也有可能杀出黑马来成为物联网的运营商。
有了这种基本认知,我们对物联网战略规划有了整体规划。我们看上半部叫政务物联网或者叫国家物联网,就是政府比较投入的。
中间部分,一个是工业,一个是企业。实际上那两部分是我们比较弱的,比如说我们现在在北京还承担一个重量级的项目,就是麦当劳全球连锁店的合同能源监控项目,这个项目当时IBM给他们做咨询服务,第一个样点是在北京,整个中国区的服务由我们来做,类似这种企业级的应用是美国人强项,他有这个意识。但我们看上下两面,特别是下面,我们把它叫做商业模式物联网。它就是面向老百姓,面向真正的需求,就是你可以市场运作的项目。
所以这里还有一个特点,物联网一定会在中国光大,从体制上我们看,中间我们是比较弱的,比如麦当劳可以把全球的上万家店联网起来,但是我们可以把每个小区联网,其他任何一个国家做不到,这就是体制上的优势。
展开来讲,我们再看一下非经营属性。作为规划部门,十二五规划也不知道有多少规划明确到了,那这些一定是政府投入的,政府投入会带动下面相关的应用系统,产品提供商、集成商。
这里注意一点,有些属性是可以转换的,也就是说物联网首先有两个属性,一个叫政务物联网或者叫国家物联网,一个就是可经营属性的物联网,这个才是我们真正要关注的,你不管是面向家庭,面向能源需求册,甚至城市交通。
为什么我们提到这个,这个是我们真正的核心,如果都让那几大集团做了,那不要提了,所以这里面一定要呼吁,大家要有基本的判断,这样能决定我们的定位。
你现在从事的研发可以是智能电网,没有问题,因为智能电网很庞大。为什么有人说现阶段智能电网是最大,因为那是国家投的,你在这个产业链能够有所获得,但如果长期没有基本的认知,有可能投了五年、三年,十二五以后投完了,当然有些技术可以平移到民营当中来。
下面就到运营集团的基本定位,第一,面向物联网产业。第二,科技、投资、地产三位一体集团式发展。第三资源整合、商业模式、核心技术优势。我们第一个物联网广场就落户在无锡的锡东新城,我们将把它打造成科技地产的品牌,为什么这么做?也不是随便搞房地产,这是我们判断从物联网产业发展来说,一旦良性以后,需要有一个市场出口,不管这里面是知识产权交易还是解决方案,还是中间建模块、传感器、芯片,都需要有一个市场。就跟现在大家慕名来无锡一样,来了也就来了,一旦广场启动以后,可以一站式解决你所有问题,而且这个才能真正推动良性的市场化发展。
华润这个项目是这么一个基本情况,无锡市共有60万户,预计投资6个亿,基本上我们要把年内模型系统拿出来,明年陆续商业化推广。
最后以我们一个口号来结束演讲“事不在多,有德则丰”,“业不在大,有运则赢”,希望与大家共勉,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