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之手 >> 新闻动态 >> 资讯>>可穿戴设备将颠覆我们的生活

可穿戴设备将颠覆我们的生活

http://www.iothand.com 2015年09月28日        

  国际数据公司(IDC)预测,到2018年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将达到300亿美元,世界运载量为1.119亿部。随着全球可穿戴设备兴起,中国可穿戴设备迎来高速增长。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数据表明,去年我国可穿戴设备出货量为500万部,预计2015年将超过4000万部。对此,世界领先的工程技术组织英国工程技术学会(IET)会士刘儿兀博士表示:中国的可穿戴设备市场前景可观,2014年可能会有大量的可穿戴的设备面世,焦点仍然集中在娱乐、运动以及一些医疗类的设备上。

  随着智能手机所带来的新鲜感开始逐渐消退,将来是否有更新更有趣的电子产品取代手机的地位?我认为可穿戴设备具有这种潜力。刘儿兀教授认为。它除了帮助我们认识自身外,还能让我们认识到更多更广的物理世界。它会比手机更深刻地改变我们的生活,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这种改变是颠覆性的。

  据刘教授介绍,目前各种数字设备已经在人们生活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这给可穿戴设备的设计和推广创造了良好的人群环境。可穿戴设备将通过语音识别、眼球追踪、骨传导技术、低功耗和能源技术、裸眼3D技术、高速无线、人体芯片和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八大技术改变人们的生活。

  刘教授认为医疗领域将会是可穿戴设备最具潜力的发展方向。他说:可穿戴设备是跟人的身体直接接触的,它能接触到人体的各种信息。如果可穿戴设备将这些信息联网,再将他们与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相结合,它带来的潜在的创新应用会非常可观。相比于偏娱乐性质的可穿戴设备,医疗领域的可穿戴设备更加实用,也更有价值。

  对于可穿戴设备的发展目前面临的挑战,刘儿兀博士表示:医疗领域最具应用前景,但是由于需要和传统医疗结合,并且涉及到联网,这在中国面临的技术门槛会比较高,也会遇到固有的医疗理念的阻碍。不过就可穿戴设备的整个产业而言,2014年电池和电源方面将会有迅猛的发展,这将大大促进可穿戴设备的研发。

  刘儿兀博士是IET会士、同济大学教授,博士后,博士生导师,在通信领域从事研发近20年,研究方向包括物联网、高穿透通信技术、复杂网络、无线传感网、车联网、异构网络、协作通信、无线资源管理等无线通信网络领域热点的研究技术,拥有国内外发明专利30多项。刘博士曾先后主持和参与多项国际国内研究课题,负责搭建过基于OPNET的企业级宽带无线接入系统仿真平台,开发出国内首个穿透300米岩层/煤层/地层的无线穿地通信设备等。

  关于IET:

  IET是世界上最大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的组织之一,在全球127个国家拥有近16万会员。

  英国工程技术学会(IET)在工程技术领域,包括网络安全,能源,工程技术,创新,生产,科技,运输和女性工程师等都有相应的权威发言人。我们欢迎媒体朋友垂询。

  IET努力营造更美好的工程世界。我们鼓励、帮助全球的工程团体,支持技术创新以满足社会的需求。

  IET是工程技术人员的职业大家庭,是工程技术领域可靠的首要信息来源和思想领导者。

[上一个资讯]:博通宣布为下一代可穿戴设...
阅读技巧:键盘方向键 ←左 右→ 翻页
[下一个资讯]:三星可穿戴智能设备明年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