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之手 >> 新闻动态 >> 资讯>>东莞公共服务平台价值凸显

东莞公共服务平台价值凸显

http://www.iothand.com 2015年09月28日        

  近年来,东莞公共服务平台异军突起,在经济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公共服务平台包括技术创新平台、质量检验检测平台、培训教育平台、中小企业信息服务平台、商贸物流平台等。

  公共服务平台是开放高效的创新创业的服务体系和保障体系,主要通过大型公共设施建设、数据与文献资源共享、资源保存与利用,构筑为全社会创新服务的共享平台。其目的是强化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改善创新创业环境、优化创新资源品质、降低企业和个人创新创业成本。公共服务平台是科技创新创业不可或缺的基础条件,属于全社会通用和共享的公共产品。

  完整的公共服务平台不仅指有形的“硬件”、物质,还包括能够调动构成平台的硬件充分发挥作用的运作机制,以及使硬件“活”起来的能动因素,即操作者和管理者。只有把上述三方面的内容完美地结合起来,才能构成一个系统化的能够正常运转的公共服务平台。

  按照组建方式,公共服务平台可分为多单位参与共建,或具备多个功能子平台的网络化公共服务平台,和依托单个单位建设的单一性公共服务平台。

  东莞市经济贸易局、东莞市财政局联合印发的文件指出,产业公共服务平台与支撑体系建设要延伸到技术开发与推广、管理、营销、培训、信息、咨询、知识产权、质量检测、现代物流、电子商务及会展等各个方面,有条件的产业公共服务平台还可立足产业集群,发展成为区域性和行业性的信息中心、贸易中心、研发中心、检测中心和培训中心。

  公共服务平台与产业集群密不可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与否、质量高低直接影响产业在东莞的根植性。市经贸局副局长罗斌说:“只有在研发设计、行业信息发布、行业标准制定、人才培育、创新创业、原材料产成品的流通集散都离不开东莞时,东莞的传统产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才能根深叶茂,传统产业集群才能继续兴旺发达、不断提升。”

  市经贸局局长陈桂明早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东莞的产业并不是建在沙堆上,风一吹就跑了,其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根植性。一方面表现在产业链的完善,另一方面就是企业赖以创新发展的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和完善,不断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快了经济的发展。

  育特色,建平台,成为推进产业升级、构建东莞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手段。

  近一年来,东莞公共服务平台喜讯频传———

  全市五个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已建和在建的公共服务平台共21个,其中,虎门服装、石龙电子信息和长安五金模具等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的4个公共服务平台,申报了省挖潜改造资金技术创新项目,共获得省510万元专项资金资助;“大朗毛纺织产品研发中心”和创建“大朗毛织区域国际品牌”等项目,获得市产业集群发展项目经费540万元;虎门服装技术创新中心,成为今年全市获得国家新增中央投资计划项目之一,其中中央投资120万元,省和市将配套相应的资金,总投资3520万元。

  由东莞检验检疫局和石排镇政府共同构建的首家进出口商品公共检测基地正式开检。这标志着东莞地区特别是500多家玩具和观赏鱼出口企业、年均20多亿美元的出口产品可接受更多专业、便捷的检验检疫技术服务。

  筹建一年多的中堂镇造纸技术创新中心,主体工程已经基本完工,7月前将投入使用。中心将帮助该镇造纸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力求使各企业达到优质高产低耗,提高各企业乃至中堂镇整体造纸行业的竞争力。

  东莞还将为全市中小企业搭建政策性融资平台,大力扶持中小企业技术改造、信用担保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重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公共服务平台连连看
  虎门:五平台助转型升级
  ◎平台名称:虎门服装技术创新中心

  2006年10月26日,在虎门政府的主导下,虎门服装技术创新中心(下称“中心”)依托富民总公司和富民时装网这两个巨大的平台,开始踏上新的征程。

  据中心经理助理温洪宪介绍,成立该创新中心,旨在以虎门服装产业集聚为依托,围绕品牌发展战略、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等企业关注的主题,在整合行业资源,在服装行业的信息资讯、产品设计、人才培训、企业管理和市场营销等方面,为行业提供公共技术服务。

  成立两年来,该中心已举办各种设计研讨、技术创新、管理咨询等内容的论坛56场;举办产品发布会和订货会51场,新加入服务会员企业53家,培训服装模特36人,签约模特156人,为企业输送人才1580人。至2008年底,富民时装网注册会员已超过13万,网站平均日点击量220万次。为虎门服装产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氛围。

  为服装企业排忧解难

  去年以来,国际金融海啸席卷全球,虎门服装企业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在这种背景下,虎门服装技术创新中心围绕信息、人才、设计、管理、营销五大功能平台,全力以赴为企业做好服务,帮助企业应对金融风暴。

  在公共服务方面,创新中心邀请多位行业权威专家到虎门免费为企业讲课,分析当前形势,并提出有效的应对之策;组织服装企业到香港考察学习,推进粤港两地科技成果交流;推广和应用新技术,为企业节约成本。举办融资讲座,联系中国银行、东莞银行帮助中小企业快速融资;加入中国流行色协会,成立了南方第一个“中国时尚品牌流行趋势发布基地”,整合国内外最新流行资讯,为企业提供最新流行色彩和款式。

  2006年10月26日,在虎门服装技术创新中心的成立庆典上,虎门服装设计师俱乐部正式成立。虎门服装协会有关负责人认为,俱乐部为服装设计师提供一个交流学习的家园,构建服装设计师摇篮基地,发掘和培养服装设计人才。目前,俱乐部共吸收了罗娜尔朵、翩翩女孩、泽黛佳伊、天伦国际等30多个企业会员,200多个设计师个人会员。

  “中心成立虎门服装设计师俱乐部,为服装企业提供一个设计作品展示及交易平台,共享设计资源。并通过引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制衣设备,帮助企业技术创新。”虎门一位资深设计师说。

  目前,中心已与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纺织及成衣研发中心、广东电子工业研究院、智力人才市场等机构建立起紧密的人才合作关系,与广东纺织职业技术学院联合成立“广东纺院虎门服装学院”,根据企业需求,开设服装设计、服饰陈列、企业策划、品牌营销等相关课程,为企业定向培养人才。

  在技术创新方面,该中心一方面通过举办服装行业创新技术成果展,为企业提供服装行业RFID电子标签技术,展示了RFID生产管理、仓储物流、智能试衣系统。此外还有服装纳米技术、香港理工大学服装面料性能测试系统、香港纺织及成衣研发中心科技成果和盛世商朝电子商务等多种展览会,开拓企业管理者的视野;另一方面,中心通过富民时装网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今年开通了网上商城系统,为富民时装城1548个商户建立了网上商店。通过推广网上贸易,大大节约了商家的贸易成本,并为电子商务在服装行业的全面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营销方面,近两年服装行业的发展,对原先批发商家的模式提出了新要求,品牌化经营成为服装企业选择的一种热门模式。但要从一个专业的批发商转做品牌,会遇到很多新的挑战和问题,这些商人迫切需要低成本且实效的专业服务。

  针对上述情况,2007年开始,中心专门推出了一系列品牌发布会服务项目,为富民商户发展提供专业有效的服务。全年共为松鹰男装、异乡人等服装企业举办过100多场新品发布订货会活动,为虎门服装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的帮助,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收益。

  创意设计助行业升级

  随着虎门服装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中心的业务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原来占地2500平方米的中心显得有些捉襟见肘。为了给虎门服装创意设计带来新的动力,为富民服装商务中心增强软实力,创新中心于去年下半年提出在富民服装商务中心22层、23层打造虎门富民服装创意设计孵化园项目。设想出台后,得到了政府部门和富民总公司的全力支持和肯定,使该项目得以顺利启动。

  该项目在打造过程中,由政府牵头,辅以制定一系列的优惠政策。由虎门富民服务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并指定虎门服装技术创新中心负责管理运营。该项目由创意设计工作室、服装院校“产、学、研”基地、设计师公共服务区、流行趋势与设计师作品发布基地、影视传媒创意推广工作室、新闻发布中心、多功能国际会议厅、品牌孵化中心、电子商务平台等十个组成。该项目建成后,建筑面积将增加12000平方米。

  业内人士认为,在富民服装商务中心设立虎门富民服装创意设计孵化园,不仅完善了服装产业的配套功能,吸引更多高端的专业设计师人才和服务机构进驻虎门,还将为虎门服装产业转型与升级助力。

  当然,在强劲的发展势头中,该中心也面临着不少挑战。温洪宪说,创新中心的打造采取了“政府引导,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运作模式,主要为虎门的服装行业提供公共服务,例如全力配合政府的大政策对服装企业进行协调和服务。请专家培训企业人才,四处采集信息供企业参考,并通过订货会、展览会等方式更好地扶持企业发展。

  “然而,这些项目绝大多数是为整个行业提供服务,营造一个产业大发展的环境,不是以盈利为目的,因此获得极少。经济效益远比不上社会效益。目前,中心更多依靠富民总公司的资金进行运转。”温洪宪表示,未来中心将力争在提供更为丰富的公共服务的基础上,通过多种优势资源的整合,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大朗:标检结果通全球

  ◎平台名称:东莞标检产品检测有限公司、东莞标检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为配合中国加入世贸及出入口商品品检的需求,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AQSIQ)批准,2008年4月,香港标检(STC)在大朗镇设立大陆第一间独立、非牟利的产品检测、研发中心———东莞标检产品检测有限公司及东莞标检研发中心有限公司,成功为区内制造业提供全面的专业服务。

  “东莞标检开业,意味着大朗以及东莞各镇街的玩具、电子、餐具、食品、药品、化学、家具、纺织等企业产品在自己家门口就可做检测了。”当年,香港标准及检定中心45周年志庆,暨东莞标检研发中心开幕典礼在大朗举行,在庆典上,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饮标(北京)安全饮品认证中心有关负责人,还向东莞标检分别颁发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证书、中饮标(北京)安全饮品认证中心授权实验室证书,这标志着东莞标检正式成为国内第一家获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的独立、非牟利实验室。

  对此,大朗镇政府有关人士说,东莞标检是大朗生产性服务业的行业龙头、现代服务业的典型代表,公司主营业务是为企业产品提供权威、便捷、周到的检测检定服务。

  业务量成倍增长

  香港标检(STC)成立于1963年,是香港首间独立非牟利的测试、检验、研发及认证机构,并取得多个国家和国际权威机构的认可。其在全国总共设立了7个办事处。与北京、上海、广州、福州等地设立的办事处不同,东莞标检位于大朗镇富民工业园内,是香港标准及检定中心有限公司属下的分支机构,首期投资635万美元,占地面积50亩,建筑面积39000平方米,是STC在大陆地区的服务枢纽,是STC全面拓展大陆业务的桥梁,是国内经营面积最大、业务范围最全、技术力量最雄厚的分支机构。

  东莞标检产品检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曾志刚说,为了协助企业开发新产品,提升科研技术,香港标准及检定中心同时在大朗成立了东莞标检产品检测有限公司及东莞标检研发中心有限公司,2家公司互相配合,提供产品研发、检定一站式服务。其业务包括测试服务、检验服务、认证服务、技术服务等4大块,服务对象涵盖纺织、家具、玩具、电子、餐具、食品、药品、化学等多个行业。

  自开业以来,东莞标检中心玩具检测的业务增长近两倍,东莞企业的产品质量检测意识逐步提升。曾志刚说:“现在,每月至少有20家新公司将产品送到标检中心进行检测,尤其是食品送检次数逐渐增加。”

  东莞标检中心主要承接东莞乃至珠三角的业务,客户中也有来自上海、义乌等长三角城市。在东莞32个镇街中,来自长安、虎门、厚街、塘厦、常平、清溪等镇所占份额相对较大。公司开业后业务量呈200%-300%的速度增长,目前已略见盈利。公司每月平均完成约1000份检定报告。其中,食品及药品、电子电器、儿童产品等3大类检测业务发展快速。

  “东莞标检在大朗成立以前,我们厂的产品都要到深圳或香港进行品质检测,现在自己家门口就可做检测了,大大节省了时间和成本……”大朗美利电子厂质检部负责人肖振宾,在参加由大朗镇质监站和东莞标检组织的“产品检测与实验室参观交流”活动时认为,大朗有标检这样完善的检测机构是大朗企业的福音。

  权威认证通行全球

  曾志刚说,公司现有大专本科学历员工约150名,硕士以上5名,其中100多名为经验丰富的专家,公司拥有世界先进的仪器设备及工作管理系统,它是全国唯一获USB-IF认可及亚洲唯一获SATRA认可的检测中心。

  东莞标检与国际间的权威认证机构建立了庞大的合作网络,获得中国、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权威检测及认可机构的广泛认可,其中包括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英国CERAM、香港品质保证局(HKAS)、美国联邦通讯局(FCC)等多个国家及国际权威机构。中心授权颁发中国3C、香港安全标志、美国FCC、英国ASTA、欧洲R&TTE等各国家和地区的各类认证文件。在大朗做检测,认证将通全球。

  记者走访现场了解到,东莞标检研发中心能为工业产品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提供检定服务:一是提供产前技术参考;二是提供产中技术指导;三是提供产后产品检验,并提出改良建议;四是协助企业从消费者需求角度分析研究,提供参考信息,指导如何研发产品、建立品牌。

  “致力于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意识,与镇经贸办、质监站、工商分局紧密协作,定期或不定期举办产品质量讲座、培训、宣传等活动,指导企业把好产品质量关,并组织相关企业参观东莞标检的各个实验室。”曾志刚说,公司正在扩大产品检定范围,计划建立机械装备质量检定实验室,以适应市场需要。?

[上一个资讯]:高速ETC推广缓慢,堵了谁...
阅读技巧:键盘方向键 ←左 右→ 翻页
[下一个资讯]:三星经济研究院:2009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