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大连高新技术产业总收入1800亿元
记者从31日召开的大连高新区召开第三次创业动员大会上获悉,高新区将通过5-8年的发展,建设成创新能力强劲、产业优势突出、城区功能完备、创业环境优良的科技新城区。预计2015年,高新技术产业总收入1800亿元,其中,软件和服务外包业务收入1600亿元;2020年,软件和服务外包业务总收入3500亿元。
在过去的22年发展中,高新区成功实现了两次创业。第一次创业是1991-1997年,为起步和夯实基础阶段,一批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的各类企业纷纷集聚,七贤岭产业基地初步建成;第二次创业是1998-2012年,为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集中发展阶段,经过十几年的努力,高新区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全国首批特色产业园区,并于去年成功跃上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总收入千亿元台阶。面对未来,挑战依然严峻,人力资源成本不断上升,外企生存情况发生变化,国内众多城市发展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势头迅猛,海外新兴国家成为全球软件外包新的承接地等,不断出现的竞争压力促使高新区必须进行第三次创业。
第三次创业的关键是创新,目标是转型升级。实现转型升级的主要标志是:跃上云端,走向高端 ,强壮特色,创新业态。围绕创新驱动示范区建设的总体要求,高新区将紧紧抓住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和大数据时代的历史契机,加速推动产业向特色化、高端化、规模化、集群化转型升级,争取到2020年,把高新区建设成大连创新驱动的核心功能区,成为全市科研开发基地、企业孵化基地和产业示范基地,为大连市创新型城市建设、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发挥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
为成功实现产业转型升级,高新区将发力打出“人才+金融+科技”的组合拳,加快建设人才特区、辽宁省科技金融示范区和全市科技创新核心区,助推产业优化升级,进一步做大核心产业,加快发展高端IT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产业发展“联合舰队”,在3—5年内,培育一批万人规模、百亿级规模企业,再造千亿产业集群。九大特色产业将成为第三次创业的重要支撑——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外包、电子商务、工业设计、物联网和云计算、航空航天信息系统、新能源汽车及储能技术、生物医药和健康医疗、文化创意、科技金融。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外包将推进由主要依靠劳动力成本推动向价值驱动转变,从ITO、BPO向KPO、BPM和行业解决方案转变,向价值链的高端攀升。以大连e港建设为牵动,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电子商务,把高新区打造成东北地区电子商务集聚区。
第三次创业的号角已经吹响,高新区人将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速转变政府职能,建成小政府、大社会、大服务的管理体制。建立新的选人用人机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坚持引资与引智并举,把高新区打造成人才特区,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高质量办好“中国海创周”活动,打造国际一流引才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