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试水"智慧之城灯光空调自动调到舒适状态

图为:智慧城市顶层架构对应的智慧产业

图为:外出、在家、就寝,不同需求不同设定。
在武汉天地,一进门,灯光、空调、窗帘自动调到舒适状态;在武汉中百物流配送中心,货物自动分拣,供应商远程监控及时补货;在武汉市中心医院糖尿病区,医生携带移动终端,随时调阅病人病历、检查报告等,移动查房;在黄陂一有机蔬菜基地,无线传感器24小时“感知”光照、湿度……
不同领域这些星星点点的智能应用,将一度伸手还触摸不到的智慧生活,活生生地展现在我们眼前,如同星星之火照亮了武汉“智慧城市”的蓝图。
昨从武汉信息产业办获悉,今年该市将更广泛“试水”智慧应用体系,智慧城市建设开始发力。
这些智慧应用体系包罗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他们是:智慧交通体系、智慧环境监控体系、智慧社会管理体系、智慧低碳环保经济体系、智慧食品安全溯源体系、智慧生活服务体系、智慧文化教育体系和智慧应用标准体系。
同时,一大批智能研发项目陆续启动。比如,高速公路全程监控系统、水文综合信息监控管理平台、特种设备安全预警系统等等。
为了让这些项目更好应用,武汉将打造好智慧城市的根基,包括网络基础设施、云计算平台、公共数据中心以及信息安全等。其中,武汉云计算中心项目力争今年上半年动工、年底前投入使用。“无线城市”、“三网融合”也提速扩面。
智慧城市必将带动智慧产业发展。去年,武汉提出建设智慧城市,信息产业实现产值1300亿元。而下一个5年,在智慧应用技术研发、智能装备制造、光通信、移动通信、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应用电子等7大产业带动下,信息产业预计突破3500亿元大关。
名词解释
智慧城市,是指充分借助物联网、传感网,形成基于海量信息和智能过滤处理的新的生活、产业发展、社会管理等模式,是面向未来构建的全新的城市形态。
他山之石
1、北京“智能行动纲要”
“智能北京行动纲要”包含60多个项目,包括智能交通、电子病历、远程医疗、智能家庭、电子商务等。到2012年底,北京将实现互联网家庭入户频宽超20兆;2015年,无线宽带将覆盖北京城乡,并将建成覆盖全市的统一物联基础网络。
2、广州:信息化向智能化转型
未来5年,“智慧广州”将重点建设新设施、新应用、新产业、新技术、新环境,推动经济社会、城市管理和生活服务等从信息化向智能化转型。
3、宁波“智慧新城”
宁波智慧城市定位为“智慧新城、生态家园”。推进策略主要有五个方面:推进智能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智慧型政府建设,加速培育发展新兴智慧产业,推进现有支柱产业的智能化改造,打造以体验未来为主题的城市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