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启动首个农业与农村信息化领域863计划重大课题
课题由华东交通大学牵头主持,南京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等单位共同参与,江西省千里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配合示范。课题以水稻、小麦、玉米和柑橘为研究对象,以粮食规模化生产、果园精准化管理为研究重点,围绕四种特色农作物的产前决策、产中管理和产后加工环节,在生产过程的精细化、农业装备的智能化等共性关键技术开展攻关,最终构建支持我国实际生产领域精准作业的数字化、智能化的重大技术、重大产品和重大应用系统,有效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引领我国现代农业的农村信息化发展。
课题主持人、华东交通大学刘燕德教授是一名土生土长的江西人,是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首届江西省“赣鄱英才555工程”领军人才。出生农村的她,怀着对江西红色土地的热爱,长期致力于江西省特色柑橘产业,围绕江西省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和环鄱阳湖经济区建设开展光机电检测技术及信息化技术基础研究与技术攻关。“十一五”期间,她曾主持完成了长江中下游地区新农村建设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据刘燕德介绍,农业信息技术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其中农村信息化是前提, 江西是个农业大省,但在农村信息化和数字化建设方面与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份如山东、江苏和湖南等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通过本课题的关键技术研究与推广示范,建立围绕水稻、小麦、玉米以及柑橘果园等农作物的精准管理方案设计与调控模型,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实用化的精准农作平行管理服务系统,为农作物的精准管理如施肥、修剪、除虫等提供决策支持系统和精准作业装备生产示范,达到提高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
“农业精准化数字化作业和管理技术并开发相应的平行管理服务平台,可以实现农业生产管理的精确化及数字化管理, 解放农业生产力,将农民从田地里解放出来。”据刘燕德介绍,课题研究成果的研究与推广应用,以后农民通过物联网技术和通信技术,不出家门就可以详细、准确地了解农作物生长的全过程,并根据服务平台给出科学管理方案和实现农作物的精准作业。“以江西的赣南脐橙特色产业为例,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成果推广示范,赣南脐橙产业有望建成我国第一个数字化管理高科技示范应用基地。通过课题实施,将直接带动果农1000户,辐射带动果农10000户,体现投入少、效益高,有助于农民增收,既可以给果农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又可以取得可观的生态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刘燕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