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产局局长周志彤:智慧佛山3年见效5年跨越
作为《“四化融合,智慧佛山”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的全程参与者,周志彤是佛山政企界眼中的“信息化专家”,在最近一段时间内,他频频被相关单位邀请就《四化融合 智慧佛山发展规划纲要》这一城市发展蓝图进行解读,从中折射出佛山各部门积极推进和落实《规划纲要》的热情和行动。
智慧的产业、智慧的城市、智慧的生活、智慧的管理,市民生活更加快捷、方便、舒服、开心。在周志彤看来,“四化融合,智慧佛山”基于佛山作为工业化城市的基本特质,“四化融合”是路径,“智慧佛山”是目标。佛山在社会文化生活、基础设施、环境、空间布局、人的素质等方面都要“智慧化”,这将化解佛山城市美誉度与其经济实力不相符的尴尬。
《规划纲要》提出的“现代产业发达、社会管理睿智、大众生活智能、环境优美和谐以及国际化程度较高”的智慧城市目标,为佛山市民勾画出未来蓝图。周志彤介绍,“四化融合,智慧佛山”是佛山市委、市政府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践中,审视和谋划佛山未来发展而提出的战略设想,这将让佛山脱胎换骨。要实现这一美好的愿望和蓝图,社会各界思维变化和务实推进是关键。为此,他就佛山社会各界推进《规划纲要》等相关问题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谈内涵:兼具时代特征与佛山特色
记者:全国上下都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浪潮里,一向早谋快断的佛山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行动中呈现出五条路径,“四化融合,智慧佛山”是其中之一。“四化融合智慧佛山”路径的内涵主要是什么?
周志彤:未来五年是佛山重要的战略发展时期,“四化融合,智慧佛山”是佛山市委、市政府在后工业化发展阶段,以现代的思维、世界的眼光,审视和谋划佛山的未来发展而提出的具有时代特征、区域特点、佛山特色的可持续繁荣的城市发展路径与方向。这是引领佛山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并且要贯穿到正在编制的佛山市"十二五"规划当中。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四化融合”是佛山首创。党的十六大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党的十七大进一步上升为“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而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前不久还提出中国将融合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与此相比,信息化与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的“四化融合”,更进一步,更具佛山特色。
《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四化融合,智慧佛山”是指以创新为主题,以市场为导向,通过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国际化的相互融合、互相促进、共同发展,把佛山打造成为现代产业发达、社会管理睿智、大众生活智能、环境优美和谐以及国际化程度较高的智慧城市。
《规划纲要》全面分析了“四化融合,智慧佛山”的发展基础和面临的重大机遇,指出了佛山“四化融合”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确定了“智慧佛山”的战略定位:通过“四化融合”,把佛山建设成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区、“四化融合”先行地、宜居宜商宜发展美好家园。
贯彻落实“四化融合,智慧佛山”发展战略,对于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城市发展转型,提高民众生活质量,加速国际化进程,实现佛山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谈目标:宏观规划与工程项目结合
记者:“现代产业发达、社会管理睿智、大众生活智能、环境优美和谐以及国际化程度较高”的智慧城市目标为外界描绘佛山美丽蓝图,佛山又将如何让外界特别是广大市民切实感受到城市的变化?
周志彤:《规划纲要》是指导佛山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行动纲领,对于佛山未来“现代产业发达、社会管理睿智、大众生活智能、环境优美和谐以及国际化程度较高”蓝图,归根到底最终都要广大市民能切实感受到城市变化才算数,为此《规划纲要》确立的总体目标就是要“三年见成效、五年大跨越”,2012年、2015年是两个重要时间节点。
到2012年,“四化融合,智慧佛山”建设示范工程基本建成,民众的网络化、数字化生活更加丰富。佛山会培育出若干个产值超千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信息基础设施水平全面提升,“三网融合”取得实质性进展;物联网产业初具规模,射频识别等技术得到广泛应用。而到2015年,信息技术普遍应用,佛山将形成较为完备的经济社会领域信息化体系,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和移动化成为佛山市民工作生活的主要方式;佛山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成为引领佛山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值得关注的是“智慧佛山”把宏观的战略规划与可操作的工程项目结合起来,《规划纲要》提出了“四化融合,智慧佛山”建设的重点工程,包括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工程、物联网产业发展工程、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工程、“三网融合”推进工程、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智能交通工程、智能治安工程、智能教育工程、智能卫生工程、智能社会保障工程、电子商务工程、企业国际化提升工程、电子口岸工程、国际合作拓展工程、“招才引智”工程和“四化融合,智慧佛山”建设示范工程。
这些重点工程的建设进度可以让广大市民切实感受到城市各个层面的变化,正如陈云贤书记在不同场合说的那样“智慧佛山要见物又见人”,“智慧佛山”不是空中楼阁,市民可以“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体验到。
谈落实:纪检监察部门检查实施
记者:上面提到的重点工程以及《规划纲要》精神将如何落实达到预期效果呢?
周志彤:推进“四化融合,智慧佛山”,要从最基础的、最关键的工作入手。《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各区、各部门及各行业要立足于本地区、本部门、本行业发展实际,按照规划纲要确定的目标和任务,从解决当前最紧迫、最突出的重大问题入手,编制落实规划纲要重点任务专项计划。市直各职能部门要结合各自职能,加大实施规划纲要的力度,制定规划纲要实施方案和配套措施,明确工作任务,在政策实施、项目安排、资金保障、体制创新等方面抓好落实。
为此,我们重点部署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以信息化提升城镇化,增强城市发展竞争力”、“以信息化加快国际化,提升佛山国际竞争力”三大主要任务及69项具体工作任务,涉及全市及各区50多个部门和单位。各部门将根据工作方案及任务分工表,详细制定实施方案、工作计划和配套文件,分部门、分领域全面推进“智慧佛山”建设。
与此同时,“四化融合,智慧佛山”将建立评估体系,实施目标考核。《规划纲要》实施目标分级责任制度,把规划纲要实施工作作为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纪检监察部门加强对规划纲要实施情况的跟踪检查,做好各项工作和政策措施贯彻落实的督查和问责工作。
《规划纲要》也将实施社会监督机制,鼓励社会公众积极参与规划纲要的实施和监督。陈云贤书记日前就强调,“四化融合,智慧佛山”作为佛山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定位和发展方向,不仅党委、政府要携手推进,人大、政协以及全社会也要共同参与和加强监督。
谈部门工作 “两化融合”正在形成“佛山模式”
记者:佛山市信息产业局是《规划纲要》编制的牵头单位,同时又是重要的实施单位,佛山信息产业局将如何立足本部门工作实施《规划纲要》?
周志彤: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和市主要领导指示精神,佛山市信息产业局作为 “四化融合,智慧佛山”实施工作的牵头单位,统筹协调各任务分工责任单位,相继编制完成《“四化融合 智慧佛山”发展规划纲要》,制定相应实施方案、任务分工表和责任考核督查办法,目前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工作推进机制。
首先是深化“信息化与工业化(以下简称“两化”)两化融合融合”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在今年2月的全国“两化”融合试验区工作会议上佛山做了唯一的典型经验介绍,佛山“两化”融合工作经验被认为正在形成“佛山模式”。由国家工信部首批公布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名单上,佛山成为全国三大光电显示产业基地之一。
目前佛山正在形成光显示产业、光伏(新能源)、光照明(新光源)全产业链异军突起的“三光”产业立体发展格局。到2012年佛山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将建成国内最大、全球重要的“三光”产业基地。这些离不开佛山对新兴产业的战略规划和载体的培育。
其次是推进“U—佛山”开启智慧城市生活。主要是指加速信息化与城镇化融合,着力社会民生事业发展,建设宜居宜商宜发展美好家园。国内三大运营商在佛山核心区域完成重点区域、热点区域的网络覆盖,构建了互联互通的网络体系;发挥电子政务的龙头作用,以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为重点,以“智慧政府”建设带动“智慧佛山”建设。特别是要加快推进智能卫生、智能教育、智能交通、智能社会保障等智慧城市重点项目建设,推动信息化便民利民。
最后是推进信息化与国际化融合,提升佛山国际竞争力。从微观层面,主要是利用信息技术推动企业国际化管理,提高自主品牌国际竞争力,推动国际贸易平台建设,促使企业加速成为国际化现代企业。从宏观层面,主要通过加快电子口岸建设,建立健全国际化经营信息服务体系,深化内地与港澳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合作,推动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合作,以信息化拓宽企业走向国际化的通道和平台。
配稿:信息化基础“大起底”
“智慧佛山”被认为是“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结合”,周志彤表示,佛山提出“智慧佛山”有其历史传承,也有其现实基础。其中信息化在佛山工业化、城镇化、国际化融合中已经具备“相应基础”,这是“智慧佛山”的原始驱动力。
【信息基础设施】
佛山本地电话用户269.46万户;移动电话用户944.31万户;互联网宽带用户111.65万户。【信息产业】
全年信息产业总产值约2800亿元,其中电子信息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约2500亿元,包含软件业在内的信息服务业的业务总量约300亿元。【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
全市共汇聚30家企业应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案例、13个信息技术服务平台案例以及11个专业镇信息化建设经验材料。
佛山市及顺德区获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建设“珠三角国家级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试验区”;顺德区乐从镇被确定为“国家电子商务试点”;南海区被确定为“广东省网络创新创业示范区”,南海区九江镇被批准为“广东省物流信息化试点镇”。【电子政务】
电子政务外网已基本覆盖市、区、镇(街道)、村(居)各级的党政部门,实现高速的网络互联。
佛山市数据共享平台系统共有17家单位,共计75个数据集,846个数据项在网上共享。
“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一市五区总共5184项事项全部实现网上办理。
“12345”行政咨询2009年共接受市民咨询29028件,表扬28件,建议2070件,投诉1928件,
为民邮箱的使用市民已经超过20万。【公共领域信息化】
广佛交通卡累计发行总量为175万张;南海已在全区累计发放市民卡118万张。市民健康服务信息系统二期项目启动实施。佛山市社会保险新信息系统业务经办平台在市直及禅城区全面启用等。
市政府与移动、电信、联通三大通信运营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加快推进无线城市建设。佛山移动“TD+WLAN”网络基本实现佛山五区镇域全覆盖;佛山电信3G无线宽带网实现全市覆盖;佛山联通WCDMA完成对佛山90%以上区域覆盖。(注:以上数据均为2009年末数据)
配稿二 20多场意见征求会,数易其稿《规划纲要》凝聚社会各界智慧(主)
“《规划纲要》的出台过程就体现了佛山人的智慧。”今年5月11日,佛山市委书记陈云贤在把握城市发展客观规律,理解信息化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率先提出“四化融合,智慧佛山”发展战略目标,到8月《四化融合,智慧佛山发展规划纲要》基本确定,不到3个月时间“智慧佛山”有了行动纲领,在周志彤看来,这体现了佛山人的效率和智慧。
《规划纲要》编制也是佛山社会各界不断加深对“智慧佛山”认识的过程。周志彤介绍,为广泛征求海内外各界意见,不断整合提升规划,市发改局、经贸局、科技局、人社局、外经贸局、信产局、社科联等众多部门积极响应,在各自领域进行广泛意见征求。据不完全统计,佛山社会各界分层次、分领域、分行业共组织20多场座谈会,参会人员达数百人。
其中6月28日,佛山专门在北京召开国家级专家咨询会,来自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10位权威专家对规划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众多意见。而7月2日,IBM、思科、三星、华为等国内外顶级企业代表又相聚佛山,现场互动积极,为“智慧佛山”发展出谋划策。
正是在不断广泛听取专家学者、市有关部门、企业和市民意见的基础上,佛山有关职能部门对《规划纲要》进行了多次修改后最终成稿,对此,周志彤表示,《规划纲要》编制侧面体现了佛山干部群众思维的变化,并且将体现在佛山未来城市发展中。
智慧的产业、智慧的城市、智慧的生活、智慧的管理,市民生活更加快捷、方便、舒服、开心。在周志彤看来,“四化融合,智慧佛山”基于佛山作为工业化城市的基本特质,“四化融合”是路径,“智慧佛山”是目标。佛山在社会文化生活、基础设施、环境、空间布局、人的素质等方面都要“智慧化”,这将化解佛山城市美誉度与其经济实力不相符的尴尬。
《规划纲要》提出的“现代产业发达、社会管理睿智、大众生活智能、环境优美和谐以及国际化程度较高”的智慧城市目标,为佛山市民勾画出未来蓝图。周志彤介绍,“四化融合,智慧佛山”是佛山市委、市政府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践中,审视和谋划佛山未来发展而提出的战略设想,这将让佛山脱胎换骨。要实现这一美好的愿望和蓝图,社会各界思维变化和务实推进是关键。为此,他就佛山社会各界推进《规划纲要》等相关问题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谈内涵:兼具时代特征与佛山特色
记者:全国上下都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浪潮里,一向早谋快断的佛山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行动中呈现出五条路径,“四化融合,智慧佛山”是其中之一。“四化融合智慧佛山”路径的内涵主要是什么?
周志彤:未来五年是佛山重要的战略发展时期,“四化融合,智慧佛山”是佛山市委、市政府在后工业化发展阶段,以现代的思维、世界的眼光,审视和谋划佛山的未来发展而提出的具有时代特征、区域特点、佛山特色的可持续繁荣的城市发展路径与方向。这是引领佛山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并且要贯穿到正在编制的佛山市"十二五"规划当中。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四化融合”是佛山首创。党的十六大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党的十七大进一步上升为“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而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前不久还提出中国将融合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与此相比,信息化与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的“四化融合”,更进一步,更具佛山特色。
《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四化融合,智慧佛山”是指以创新为主题,以市场为导向,通过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国际化的相互融合、互相促进、共同发展,把佛山打造成为现代产业发达、社会管理睿智、大众生活智能、环境优美和谐以及国际化程度较高的智慧城市。
《规划纲要》全面分析了“四化融合,智慧佛山”的发展基础和面临的重大机遇,指出了佛山“四化融合”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确定了“智慧佛山”的战略定位:通过“四化融合”,把佛山建设成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区、“四化融合”先行地、宜居宜商宜发展美好家园。
贯彻落实“四化融合,智慧佛山”发展战略,对于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城市发展转型,提高民众生活质量,加速国际化进程,实现佛山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谈目标:宏观规划与工程项目结合
记者:“现代产业发达、社会管理睿智、大众生活智能、环境优美和谐以及国际化程度较高”的智慧城市目标为外界描绘佛山美丽蓝图,佛山又将如何让外界特别是广大市民切实感受到城市的变化?
周志彤:《规划纲要》是指导佛山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行动纲领,对于佛山未来“现代产业发达、社会管理睿智、大众生活智能、环境优美和谐以及国际化程度较高”蓝图,归根到底最终都要广大市民能切实感受到城市变化才算数,为此《规划纲要》确立的总体目标就是要“三年见成效、五年大跨越”,2012年、2015年是两个重要时间节点。
到2012年,“四化融合,智慧佛山”建设示范工程基本建成,民众的网络化、数字化生活更加丰富。佛山会培育出若干个产值超千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信息基础设施水平全面提升,“三网融合”取得实质性进展;物联网产业初具规模,射频识别等技术得到广泛应用。而到2015年,信息技术普遍应用,佛山将形成较为完备的经济社会领域信息化体系,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和移动化成为佛山市民工作生活的主要方式;佛山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成为引领佛山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值得关注的是“智慧佛山”把宏观的战略规划与可操作的工程项目结合起来,《规划纲要》提出了“四化融合,智慧佛山”建设的重点工程,包括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工程、物联网产业发展工程、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工程、“三网融合”推进工程、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智能交通工程、智能治安工程、智能教育工程、智能卫生工程、智能社会保障工程、电子商务工程、企业国际化提升工程、电子口岸工程、国际合作拓展工程、“招才引智”工程和“四化融合,智慧佛山”建设示范工程。
这些重点工程的建设进度可以让广大市民切实感受到城市各个层面的变化,正如陈云贤书记在不同场合说的那样“智慧佛山要见物又见人”,“智慧佛山”不是空中楼阁,市民可以“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体验到。
谈落实:纪检监察部门检查实施
记者:上面提到的重点工程以及《规划纲要》精神将如何落实达到预期效果呢?
周志彤:推进“四化融合,智慧佛山”,要从最基础的、最关键的工作入手。《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各区、各部门及各行业要立足于本地区、本部门、本行业发展实际,按照规划纲要确定的目标和任务,从解决当前最紧迫、最突出的重大问题入手,编制落实规划纲要重点任务专项计划。市直各职能部门要结合各自职能,加大实施规划纲要的力度,制定规划纲要实施方案和配套措施,明确工作任务,在政策实施、项目安排、资金保障、体制创新等方面抓好落实。
为此,我们重点部署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以信息化提升城镇化,增强城市发展竞争力”、“以信息化加快国际化,提升佛山国际竞争力”三大主要任务及69项具体工作任务,涉及全市及各区50多个部门和单位。各部门将根据工作方案及任务分工表,详细制定实施方案、工作计划和配套文件,分部门、分领域全面推进“智慧佛山”建设。
与此同时,“四化融合,智慧佛山”将建立评估体系,实施目标考核。《规划纲要》实施目标分级责任制度,把规划纲要实施工作作为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纪检监察部门加强对规划纲要实施情况的跟踪检查,做好各项工作和政策措施贯彻落实的督查和问责工作。
《规划纲要》也将实施社会监督机制,鼓励社会公众积极参与规划纲要的实施和监督。陈云贤书记日前就强调,“四化融合,智慧佛山”作为佛山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定位和发展方向,不仅党委、政府要携手推进,人大、政协以及全社会也要共同参与和加强监督。
谈部门工作 “两化融合”正在形成“佛山模式”
记者:佛山市信息产业局是《规划纲要》编制的牵头单位,同时又是重要的实施单位,佛山信息产业局将如何立足本部门工作实施《规划纲要》?
周志彤: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和市主要领导指示精神,佛山市信息产业局作为 “四化融合,智慧佛山”实施工作的牵头单位,统筹协调各任务分工责任单位,相继编制完成《“四化融合 智慧佛山”发展规划纲要》,制定相应实施方案、任务分工表和责任考核督查办法,目前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工作推进机制。
首先是深化“信息化与工业化(以下简称“两化”)两化融合融合”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在今年2月的全国“两化”融合试验区工作会议上佛山做了唯一的典型经验介绍,佛山“两化”融合工作经验被认为正在形成“佛山模式”。由国家工信部首批公布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名单上,佛山成为全国三大光电显示产业基地之一。
目前佛山正在形成光显示产业、光伏(新能源)、光照明(新光源)全产业链异军突起的“三光”产业立体发展格局。到2012年佛山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将建成国内最大、全球重要的“三光”产业基地。这些离不开佛山对新兴产业的战略规划和载体的培育。
其次是推进“U—佛山”开启智慧城市生活。主要是指加速信息化与城镇化融合,着力社会民生事业发展,建设宜居宜商宜发展美好家园。国内三大运营商在佛山核心区域完成重点区域、热点区域的网络覆盖,构建了互联互通的网络体系;发挥电子政务的龙头作用,以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为重点,以“智慧政府”建设带动“智慧佛山”建设。特别是要加快推进智能卫生、智能教育、智能交通、智能社会保障等智慧城市重点项目建设,推动信息化便民利民。
最后是推进信息化与国际化融合,提升佛山国际竞争力。从微观层面,主要是利用信息技术推动企业国际化管理,提高自主品牌国际竞争力,推动国际贸易平台建设,促使企业加速成为国际化现代企业。从宏观层面,主要通过加快电子口岸建设,建立健全国际化经营信息服务体系,深化内地与港澳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合作,推动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合作,以信息化拓宽企业走向国际化的通道和平台。
配稿:信息化基础“大起底”
“智慧佛山”被认为是“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结合”,周志彤表示,佛山提出“智慧佛山”有其历史传承,也有其现实基础。其中信息化在佛山工业化、城镇化、国际化融合中已经具备“相应基础”,这是“智慧佛山”的原始驱动力。
【信息基础设施】
佛山本地电话用户269.46万户;移动电话用户944.31万户;互联网宽带用户111.65万户。【信息产业】
全年信息产业总产值约2800亿元,其中电子信息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约2500亿元,包含软件业在内的信息服务业的业务总量约300亿元。【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
全市共汇聚30家企业应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案例、13个信息技术服务平台案例以及11个专业镇信息化建设经验材料。
佛山市及顺德区获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建设“珠三角国家级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试验区”;顺德区乐从镇被确定为“国家电子商务试点”;南海区被确定为“广东省网络创新创业示范区”,南海区九江镇被批准为“广东省物流信息化试点镇”。【电子政务】
电子政务外网已基本覆盖市、区、镇(街道)、村(居)各级的党政部门,实现高速的网络互联。
佛山市数据共享平台系统共有17家单位,共计75个数据集,846个数据项在网上共享。
“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一市五区总共5184项事项全部实现网上办理。
“12345”行政咨询2009年共接受市民咨询29028件,表扬28件,建议2070件,投诉1928件,
为民邮箱的使用市民已经超过20万。【公共领域信息化】
广佛交通卡累计发行总量为175万张;南海已在全区累计发放市民卡118万张。市民健康服务信息系统二期项目启动实施。佛山市社会保险新信息系统业务经办平台在市直及禅城区全面启用等。
市政府与移动、电信、联通三大通信运营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加快推进无线城市建设。佛山移动“TD+WLAN”网络基本实现佛山五区镇域全覆盖;佛山电信3G无线宽带网实现全市覆盖;佛山联通WCDMA完成对佛山90%以上区域覆盖。(注:以上数据均为2009年末数据)
配稿二 20多场意见征求会,数易其稿《规划纲要》凝聚社会各界智慧(主)
“《规划纲要》的出台过程就体现了佛山人的智慧。”今年5月11日,佛山市委书记陈云贤在把握城市发展客观规律,理解信息化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率先提出“四化融合,智慧佛山”发展战略目标,到8月《四化融合,智慧佛山发展规划纲要》基本确定,不到3个月时间“智慧佛山”有了行动纲领,在周志彤看来,这体现了佛山人的效率和智慧。
《规划纲要》编制也是佛山社会各界不断加深对“智慧佛山”认识的过程。周志彤介绍,为广泛征求海内外各界意见,不断整合提升规划,市发改局、经贸局、科技局、人社局、外经贸局、信产局、社科联等众多部门积极响应,在各自领域进行广泛意见征求。据不完全统计,佛山社会各界分层次、分领域、分行业共组织20多场座谈会,参会人员达数百人。
其中6月28日,佛山专门在北京召开国家级专家咨询会,来自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10位权威专家对规划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众多意见。而7月2日,IBM、思科、三星、华为等国内外顶级企业代表又相聚佛山,现场互动积极,为“智慧佛山”发展出谋划策。
正是在不断广泛听取专家学者、市有关部门、企业和市民意见的基础上,佛山有关职能部门对《规划纲要》进行了多次修改后最终成稿,对此,周志彤表示,《规划纲要》编制侧面体现了佛山干部群众思维的变化,并且将体现在佛山未来城市发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