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之手 >> 新闻动态 >> 资讯>>移动物联网助推新疆农业现代化进程

移动物联网助推新疆农业现代化进程

http://www.iothand.com 2015年09月28日        

    温室大棚里的设施——农业物联网终端设备

    坐在家中动动手指,发送一个“开”或“关”的短信,就能控制几十亩农田灌溉的水阀,实现自动化灌溉。这并不是科幻影视片中的一幕,而是由中国移动新疆公司现代通信技术支撑的农业信息化滴灌项目示范基地真实的写照。

    位于祖国西北边陲的新疆,由于自然环境恶劣、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一直以来农业产业化程度较低,这也成为农民走向致富之路的制约因素。近年来,新疆大力推进优势资源转换战略,打造特色产业,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农业发展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尤其是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自治区提出要以现代科技为支撑,加速农牧业现代化进程。

    作为新疆通信行业的骨干企业,近年来,中国移动新疆公司把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科技兴农、信息助农为己任,强化农村信息网络的建设和应用,积极助力农村信息化建设,帮助新疆广大农牧民和团场职工走上致富之路,为新疆农业现代化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滴灌自动控制”揭开历史新篇章

    根据新疆特有的干旱缺水气候,节水滴灌技术的广泛运用正在全面推进新疆的现代农业的发展。

    金秋十月是收获的季节。农八师148团生产科的黄建国十分喜悦,因为今年团里的棉花增量预计比往年都高。朴实的他告诉笔者,除了较好的天气条件和更细致的管理外,还有一条重要的原因就是很多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他所说的新技术正是滴灌自动控制等现代信息化技术。

    同样的喜悦在该团滴灌站马燕的身上更加明显。“只要有中国移动信号的地方,我们的农户就可以通过手机控制自家田地的灌溉水阀。”据她介绍,该技术利用手机短信控制田间的自动化滴灌控制阀门,足不出户就可以对整个小区进行灌溉,阀门不仅仅会执行指令,还会通过中国移动的网络回传其状态,整个灌溉小区的气象资料、土壤湿度、灌溉设置、灌溉进程、灌水历史等诸多信息通过回传数据随时记录、查询。

    “去年我们统计,在控制水阀的短信成本上,平均每亩田一年的通信费用约为0.7元钱。”马燕说到。据了解,由于各个田垅均减少了田间作业,人工管理费比普通滴灌节约81元/亩。

    目前,148团有耕地23万亩左右,其中两万亩已经实现棉花膜下自动化控制技术。棉田自动化灌溉系统实现了滴水、施肥电脑自动控制,避免了人工控制所出现的浪费和失误现象,达到精确滴水、施肥,每亩省水肥10%以上,棉花产量提高10%以上,而且节省人力消耗,降低劳动强度。以往60亩棉花地,人工灌溉得花整整两天的时间,现在只需发个短信,6、7个小时之内就能浇灌完。

    “没有想到,利用物联网的滴灌技术已在新疆广泛使用。”2011年5月,时任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董事长的王建宙,来到石河子145团考察农业滴灌监控合作项目时感慨地说到。

    滴灌自动控制技术的广泛应用,揭开了新疆现代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史上的新篇章,具有深远的意义。

[上一个资讯]:食品安全技术遭遇推广难
阅读技巧:键盘方向键 ←左 右→ 翻页
[下一个资讯]:物联网时代的新技术在全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