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河煤矿物联网示范工程一期工程昨通过国家验收
近年来,我市联手中国矿业大学和徐州矿务集团,发挥徐州在矿山安全方面的技术研发、产业配套和市场推广优势,有效构筑起政策扶持、人才集聚、产业集群三大平台,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技术研发体系和产业推广体系。目前,我市矿山物联网工程已列入“江苏省十大科技创新工程”。为加快矿山安全物联网产业的示范应用,我市先后在夹河煤矿、利国铁矿建设煤矿和非煤矿山两大示范工程,在世界范围内率先实现了矿山人员环境实时感知,为矿山安全生产提供有力支撑,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鉴定委员会认真听取了感知矿山物联网示范工程关键技术课题组的汇报,仔细审查了鉴定资料,进行了质疑和答辩,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形成鉴定意见。认为该项研究成果首次提出了具有扩充性、重用性、共享性的感知矿山物联网体系架构,完成了物联网示范工程,经现场实际应用,效果良好,为物联网在煤矿应用提供了范例;创新实时信息系统联动技术,成功研制了可感知井下人员周围环境信息的智能终端,为井下m2m融合技术在矿山领域的应用开辟了新模式;提出了基于物联网的时空数据模型,建立了时空实时数据库,实现时空信息集成与交换,解决了时空信息的同步更新与融合问题;提出了时空信息融合的模型及方法,建立了统一的时空信息交换平台,实现了井上下以及矿工之间的信息和周围传感信息的交互传送和信息的区域转发等功能;首次提出基于虚拟现实技术实时数据驱动的三维矿井动态实体容错定位技术,利用三维引擎,真实再现了井下实际情况,用户可根据需求对整个巷道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立体式漫游。鉴定委员会一致同意通过鉴定,认为项目总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议加快技术成果的推广与应用。
验收委员会听取了“夹河煤矿物联网示范工程一期工程”课题汇报,审查了相关资料,经讨论形成验收意见。认为该工程达到了合同规定的工程内容,项目的技术参数达到了合同和可行性研究报告提出的性能指标;所有系统软件实现了有机结合,运行效果良好,系统软件与硬件配置合理,实现了煤矿井下人员、环境及设备的初步感知,为下一步系统功能扩展奠定了技术基础,为“三个感知”的实现开辟了有效技术途径;工程技术水平先进,符合矿山信息化建设的客观规律和国家科技工作要求,代表了矿山安全科技发展方向,对感知矿山物联网建设起到了重要示范作用,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验收委员会一致同意夹河煤矿物联网示范工程一期工程通过验收。建议早日进行二期和三期建设,进一步提高实施速度和建设标准,尽快形成示范效应,并在煤矿推广应用。
施卫祖在讲话中说,徐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科技工作,主动根据安全生产未来发展方向,把矿山安全监视监控提升到超前感知,大大增强了其安全可控性,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当前,实施“科技兴安”战略,必须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实现科学技术装备集成,通过产业化提高集中度,降低成本和售价,惠及广大用户,最终实现国务院提出的2020年安全生产形势根本好转的目标任务。希望徐州市能够紧紧围绕专家组提出的意见建议,深入研究,力争在智能化辨识方面进一步实现突破,在安全产业园建设上、在示范工程推进上不断取得新成效。
段雄在讲话中说,我们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改进提升“感知矿山”物联网示范工程,着力强化矿山物联网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应用,为实现矿山高效、安全、绿色开采,保障矿山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矿山自然生态环境稳定发挥积极作用,全力以赴把徐州建成“感知矿山”物联网技术高地和产业应用先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