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之手 >> 新闻动态 >> 资讯>>中科院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管窥:感知中国 我们集结

中科院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管窥:感知中国我们集结

http://www.iothand.com 2015年09月28日        

5月19日,国务委员刘延东考察中科院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

2011年5月,中科院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锋芒初试,其承担的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群——“物联网关键技术与应用示范工程”顺利通过了验收,该项目群包括物联网海量信息优化与融合处理关键技术研究、传感网新技术及其示范验证关键技术研究、多传感器集成与节点核心芯片研发、专用感知网络研发及其在边疆应用示范、运动物体与水环境监测相关传感器产品化开发、中国空气污染时空分布感知研究网络应用示范等六个项目。

创新旗帜高扬

为落实温家宝总理关于建设“感知中国中心”的指示,2009年11月12日,江苏省人民政府、中国科学院、无锡市人民政府签署协议,共同筹建中国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并由江苏省批准设立“江苏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事业单位,同时中科院成立非法人机构中国科学院物联网发展中心。

“今年5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一行在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省长李学勇的陪同下,视察了我们在无锡新区正筹建中的中国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我向她汇报说,我们现在虽然有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但物联网‘感知中国’这一关乎国家未来战略的大事,不可能在短短的一两年内就能马上奏效,她鼓励说:你们已经做得非常快了!”中科院微电子所所长、中科院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主任叶甜春近日在接受《科学新闻》采访时说。

刘延东视察的中国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筹),亦即中科院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江苏省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当天,刘延东对中科院与江苏省、无锡市三方开展战略合作,共建“中国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大力推进“感知中国”自主创新和物联网产业的发展给予了高度评价。充分肯定了发展中心确立的“坚持应用牵引,创新驱动,服务国家经济转型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宗旨。对发展中心在核心技术创新、科研与产业紧密结合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和成绩也表示赞赏。

“现在我们所说的‘物联网’,其概念和内涵已远远超出以往的定义,涵盖了当初的物联网、传感网、电子标签、M2M等概念,是在传感、识别、接入网、无线通讯网、互联网、计算技术、信息处理和应用软件、智能控制等信息技术集成基础上的新发展。”中科院高技术研究与发展局局长田静对告诉《科学新闻》记者:无论是中央的领导,还是江苏省、无锡市,都对中科院这一“国家队”寄予了极大的厚望,中科院发挥自身的综合优势,组织了物联网科研方面的精兵强将,“自带干粮”奔赴、集结到了无锡,与过去十余年的知识创新相关研究成果衔接,将目前的各项工作落在实处,打好物联网研究与发展的基础,为发展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自己实实在在的科技创新贡献。”

将士风云际会

2009年11月,中科院为支持“感知中国”规划,按照同江苏省、无锡市的合作协议,进行了首批物联网项目的布局。中科院声学所博士后、无锡中科智能信息处理研发中心有限公司科研项目总监沈强说:“当时我刚刚入职,也是我人生的第一次出差。记得高性能网络实验室主任唐晖是第一个接到通知的人,他接到通知以后就直接取消了自己的其他安排,出差途中就直接来到了无锡。时不我待,实验室主任赵志军和我也分别于第二天和第三天飞赴无锡,“我几经周折赶到无锡的酒店时已是凌晨,本以为可稍作休息,结果马上就参加了唐晖老师组织的项目申请研讨会,并把存在的疑问放在凌晨3点的讨论上。因赶飞机没来得及吃晚餐,凌晨2点,赵志军老师和我找到了个通宵营业的超市,买了几盒方便面充饥,作为年轻人,通宵工作权当夜生活了。”“经过两个通宵的加班后,我们顺利通过了方案论证,我和赵志军副主任在沙发上闲聊时,只说了两句话,他就已经睡着了。疲劳暂时彻底征服了他,然而他脸上却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2010年4月,在声学所副所长居琦和唐晖研究员的指导下,赵志军和沈强等人员奋战了5个日日夜夜,完成了商业计划第一稿的撰写工作。尽管声学所在物联网方面有着多年的积累,然而本着对中科院负责,对政府负责的态度,他们对商业计划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修改,期间也邀请了财务专家、著名企业家进行指导。“我们聚集了声学所五个实验室的力量,支持即将落地无锡的物联网产业化工作,然而,我们的第一次商业计划却不尽周密,所以造成评审专家对商业计划的质疑:多个实验室如何协作,可能会为将来的实体的运行带来障碍。故此,居琦副所长多次召集声学所的多位实验室主任,就具体解决办法进行了多次洽谈,最终决定了多个实验室分批入住无锡的指导思想。”沈强说。

公司注册资料的准备、办公场地的布置、人员招聘等属于事务性的工作,让沈强备尝行政工作者的酸甜苦辣,“办公楼尚未竣工时,我同赵志军老师实地考察,并制定公司平面规划,赵老师不小心踩到了带有铁钉的装修木板,铁钉透过皮鞋插进了他的脚心。事后,当我们再见到工地上有铁钉的装修木板时,大家总是谈及他那非同寻常的经历。”

2010年8月4日,无锡中科智能信息处理研发中心有限公司完成注册工作,并正式入驻。为了寻求一个具有较好市场前景的产品方向,唐朝伟总经理带着柯俊副总经理拜访了数十家单位,通过对数十个方向的调研与评估,最终选定了智能安全楼宇、智能安全社区、仓储物流三个重点发展方向。通过2010年的努力,该公司已具备了智能电梯监测、警用身份识别系统等一系列产品,并完成了产品试用,当前公司正在积极进行市场推广之中。

中科院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办公室的杨瑜年轻干练,是最早来无锡的一位管理人员。2009年10月的一天,后来成为中心副主任的王汇联找杨瑜谈话。杨瑜从北京的中科院微电子所来到了无锡,他没想到从此自己就留在无锡工作,“虽然当时说要给100万元的筹建经费,但我们刚来时经费还没有到位,中心基本的办公费用都没有。我像是‘三无人员’:无单位、无公职、无账号。最开始我们买十台电脑,电脑公司让我把身份证、户口本、单位证明抵押在那里,人家也不太相信;我们打的牌子和发票的抬头不一致,后来以无锡新区管委会的名义开出了证明,费了很大周折。”杨瑜对《科学新闻》记者介绍说,“温家宝总理称物联网的发展是‘感知中国’,中科院在无锡吹响了集结号,我们就是以创业的心态来这里集结的。”

“感知中国”,中科院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正在汇聚着五湖四海的人才队伍,我们有理由相信:中科院与江苏省、无锡市协同作战,着力突破传感网、物联网等关键技术,及早部署后IP时代相关技术的研究,将使信息网络产业成为推动我国产业升级、迈向信息社会的“发动机”!

[上一个资讯]:工信部强调物联网带动作用...
阅读技巧:键盘方向键 ←左 右→ 翻页
[下一个资讯]:江苏无锡物联网保障地铁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