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之手 >> 新闻动态 >> 资讯>>频谱管理与监测系统建设研讨会在沪召开

频谱管理与监测系统建设研讨会在沪召开

http://www.iothand.com 2015年09月28日        
2011年4月27-28日,中国通信学会无线电应用与管理委员会在上海召开了频谱管理与监测系统建设研讨会,与会代表就“积极创新、加快推进无线电管理建设全面发展”的主题,围绕频谱资源规划与应用、监测系统建设发展、用户需求研究、新技术应用以及加快推进产业发展等专题开展了深入研究和技术应用交流。
国际电联无线通信局主任弗朗索瓦·朗西、中国通信学会秘书长魏茂洪、工业和信息化部无线电管理局局长谢飞波、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主任刘岩、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明高、总参通信部原副部长杨千里,中国通信学会无线电应用与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田效宁、吴诗元,以及相关部委、行业管理部门,省市无线电管理机构,院校科研单位,生产制造企业等单位的代表共140余人参加了会议。上海市无线电管理局局长周卫东受上海市经信委领导委托致欢迎词,中国通信学会秘书长魏茂洪在开幕式上讲话,国际电联无线通信局主任弗朗索瓦·朗西和部无线电管理局局长谢飞波分别作了大会主题演讲。
魏茂洪在讲话中对参加此次会议的代表表示了热烈欢迎。他指出,本次会议是中国通信学会2011年度学术活动的重要内容,会议主题定位于国家“十二五”建设的发展需求,着力研究解决无线电管理建设当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现实矛盾,希望与会代表能充分利用这个平台,积极为我国无线电管理“十二五”建设献计献策。
弗朗索瓦·朗西从国际间合作、国家频谱管理以及频谱监测的角度介绍了频谱管理所基于的三个要素和频谱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他指出,ICT技术正在迅速地改变世界,在过去的15年中,卫星通信、无线定位和移动通信等无线技术在帮助建立通信连接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而无线频谱是无线通信技术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必须得到正确的管理。同时,他表示很高兴看到中国在国际频谱管理事务上正发挥着越来越积极的作用,他认为这种积极的作用与中国在ICT产业方面的重要地位是相匹配的,也是应该相匹配的。他也很高兴地看到中国正在推动在监测技术方面,特别是推动特定环境下的监测技术的发展,以迎接未来无线通信网络和频谱监测所提出的挑战。
谢飞波就大会主题作了关于频谱管理与国家无线电管理建设发展趋势的演讲。他指出,创新是无线电应用的基本特征。无线电技术的发明使远距离间的通信成为可能,卫星通信等技术的诞生使无线电通信距离由数公里增大到上万甚至几十万公里;而小区、微小区、微微小区和家庭基站的引入使频率使用效率得到巨大提升。通过改变无线电使用方式,人们把无线电频率的使用效率开发、发挥到了极致。
他还指出,无线电技术应用创新给无线电管理工作带来了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首先,物联网是未来通信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无线电技术是实现“物物相连”的手段,现有可用的频谱在未来庞大的频谱需求面前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通过开发高端频段、对频率进行重新规划、推行精细化管理、改变监管方式等途径来解决。其次,技术应用的创新带来的是频谱管理改革和创新的需求,与无线电技术应用创新的特征相对应,对于短距离无线电技术等无线电技术的管理方式应发生改变。另外,在通信网络实现智能化、无线电设备具备自动感知能力的情况下该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管理是当前急需研究的课题之一,这要求无线电监测网技术和网络结构也要相应发生改变。最后,他呼吁与会代表能积极投入到无线电管理改革和创新的行列中来,为我国的无线电管理提供更为有力的技术手段支撑。
会上,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民航总局无委办、总参电磁频谱管理中心等14个单位作了大会发言,上海市无线电管理局就上海市“十二五”期间无线电监测系统建设规划设想以及相关课题研究成果作了汇报。会后,会议代表们对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上海短波监测站进行了参观考察。
[上一个资讯]:北京科技大学2011新增物联...
阅读技巧:键盘方向键 ←左 右→ 翻页
[下一个资讯]:物联网爆发发展时期寻求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