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南通大学与市政府共建“南通智慧卫生协同创新工程
由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南通大学与南通市政府共建的“南通智慧卫生协同创新工程”昨天启动。杨胜利、顾健人、徐建国、高润霖、项坤三、王红阳、程京等7位院士和蒋立新、贾伟平两位教授被市政府聘请为“智慧南通”建设高级顾问。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国华向到会顾问颁发聘书。副市长朱晋参加相关活动。
“智慧城市”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知识社会创新环境下的城市形态。“智慧卫生”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现代医学与通信技术有效融合,形成对医疗服务、公共卫生、健康管理和行政监督的全天候、全覆盖、全方位技术支撑,不仅是进一步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推动医疗卫生事业加快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创新社会管理、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务实举措。长期以来,南通大学围绕“智慧卫生”建设开展了大量研究性工作,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杨胜利院士等多位专家给予了持续的关注和支持。
“南通智慧卫生协同创新工程”启动后,进一步发挥政府、科研院所和地方高校的协同创新优势,加快推进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充分利用现代物联网等科学技术,整合现有卫生信息资源,加快形成信息高度集成、广泛覆盖的医疗卫生指挥、应急、管理、监督信息网络系统,促进南通医疗卫生服务的均衡化、优质化、高效化。此举既可以使院士团队的前沿成果在南通落地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也有利于我市卫生信息化水平迈上更高台阶,从而共同推动“智慧南通”加快建设。
当天,五位与会“智慧南通”建设高级顾问就“智慧卫生”作专题报告,并与南通大学及我市相关部门负责人围绕构建“南通智慧卫生”展开讨论。
链接
智慧卫生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智慧医院系统、区域卫生系统、以及家庭健康系统。
智慧卫生建设包括七大体系,即建立专业化的卫生业务应用体系、科学化的卫生监管体系、便捷化的医疗服务体系、人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体系、规范化的卫生标准体系、高效化的信息支撑体系、常态化的信息安全体系。
智慧卫生要实现的目标:在国家新医改方案的统一指导下,实现居民获得优质的卫生服务、连续的健康信息和全程健康管理;卫生服务机构保证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效率;公共卫生专业机构有效地开展疾病管理、卫生管理、应急管理、健康教育等工作;卫生行政部门提高卫生服务质量、强化绩效考核以及加强监管能力;医保、药监、计生、公安、民政等部门协同开展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