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管理数字化每棵树每个井盖都有“身份证”
2000年世纪之交,时任福建省长习近平审时度势,着眼于抢占21世纪发展竞争制高点,做出了建设“数字福建”的重大决策,并亲自担任“数字福建”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开启了我省信息化建设的新篇章。12年来,我省领导一任接着一任干,群策群力,“数字福建”发展迅速,并悄然地改变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方式。
巡查员发现湖东路一个窨井盖丢了,用手机拍张照片,上传到“指挥中心”,“指挥中心”后台系统识别后,显示出这个窨井盖的身份信息,并根据权属责任,直接把该窨井盖问题反映给相关部门,限期修复处理。规定期限到后,巡查员将进行复查,并把结果拍照上传给“指挥中心”存档。福州市城建委兰副主任给记者描绘了以后数字城管工作的流程。
在福州数字城管系统中,树木、路灯、厕所、窨井盖、河道……每个城市设施都将拥有自己专门的编号,成为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带标志的“细胞”,换句话说,福州城区内的设施都将有自己的“身份证”。这些部件通过分散在网格内的信息采集员定期巡检,一旦发现问题,立刻拍照上传,进入处理流程。
“把所有的城市设施、城市管理问题都变成系统平台的一个部件,让城市管理"不留死角",一位参与福州数字城管建设的有关人士表示,建设“数字化城管”,就是为了解决这些职能交叉、职责不分、推诿扯皮、效率低下的弊端。
据了解,目前数字城管一期以鼓楼、台江辖区为试点,投入1700万元,年底前实现系统试运行;二期再投入1000万元,将平台范围扩大到仓山、晋安、马尾及上街大学新区,2014年前完成。(物联网世界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