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之手 >> 新闻动态 >> 资讯>>物联网“云养老”博览会上唱主角

物联网“云养老”博览会上唱主角

http://www.iothand.com 2015年09月28日        

5月17日,一位参观者在试坐智能化楼梯升降椅。

17日,为期三天的首届中国国际养老服务业博览会在沪开幕,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家专业厂商参展。以物联网技术应用为基础,“云养老”的概念浮出水面,成为博览会上的一大亮点。

“云管理”更科学体贴细致

在北京展区的“幸福体验区”,站在远处的工作人员一点手中的平板电脑,发现“几十公里外”居家养老的独居老人已经多半天没有开窗户了。电脑接入气象信息,判断当天是“风和日丽”的天气。于是,一道开启窗户的指令自动发送出去了。

展览区墙壁高处的一扇塑钢窗,在液压杆支撑下缓缓打开,开启到三分之一的时候,稳稳停住。“实际应用中比这个还要先进。不用工作人员点击电脑,智能系统就能自动检查老人房间通风情况、二氧化碳含量等,适时自动开窗、关窗。四五级大风、下雨天,窗户玻璃还能自动感应天气变化,迅速关闭。”来自北京的一家高端养老机构运营总监王钵说。

所谓“云管理”,就是借助云计算技术和其他相关技术,通过集中式管理系统建立完善的数据体系和信息共享机制,其中集中式管理系统集中安装在云计算平台上,通过严密的权限管理和安全机制来实现的数据和信息管理系统与过程。

和工作人员管理相比,这套“云管理”反应的灵敏度、精确度要更高,因此能更加及时地为老人提供健康、安全保障。“届时,老人们都会持有一张‘一卡通’,管理数据直接与‘云端’的计算机相联系。”

在电脑演示中,跑步机等运动器材也安装了芯片。老人去健身时,刷卡上机后,机器会在开动之前自动对比老人的健康数据;运动中,老人身上佩戴的手表会将其心律、血压等数据发回“云端”,健身起来器材则会实时从“云端”计算机接收信息,判断老人运动风险。王钵告诉记者,根据智能设定,如果发现老人的跌倒风险太高、心肺功能偏弱、血压偏高,健身器材会自动提出减少运动量的建议,甚至会拒绝老人参加不适合自己的运动。“这样可以让老人更科学地健身,防止运动过量带来的伤害。”

刷卡点餐时,系统会自动根据老人身体状况提出建议。如果一个糖尿病老人点了一大碗米饭,系统或许会自动弹出建议:您血糖偏高,请控制饮食,只吃一小碗米饭?

台湾20%养老机构用软件“全能照顾”

“在台湾1600多家养老机构中,已经有20%的养老机构开始用软件管理为老人提供的服务。”在台湾一家养老服务商的展台前,从事养老服务行业十多年的周中和先生告诉记者。

作为台湾最大的一家养老服务软件商,周中和的公司为大约其中一半的养老机构提供“云技术”养老的软件支持。“即使是老人睡觉的床,也是连着电脑的。”周中和说。这样一张安装了感应器的床,可以在电脑里自动记录老人夜间离床时间、未翻身时间。对老人来说,夜间上厕所摔倒、睡眠窒息等风险相对较高。根据设定,电脑一旦发现老人离床时间超过20分钟、或者是半个小时都没有翻身——正常情况下,睡梦中的人十几分钟就会自动翻身一次——软件就会自动提醒工作人员巡查老人房间,确认老人是否发生意外。“这种及时的救助,是挽救老人生命的最有效途径。”

同样,这样的“云管理”也能自动监测、调节老人居室空气环境,并提供GPS定位、吃药回诊提示、紧急求救等功能。

另一家台湾的教会医院养老院,也同样自己开发了一套基于互联网的智能管理软件。工作人员蔡先生告诉记者,养老院1300张床位有三分之二住着生活不能自理的失能老人,通过互联网及时管理他们的血糖、血压、耳温等8大项健康体征,要比老人与护理员的沟通显得更加直接、快速,使护理显得更加周到。

“更好的服务,带来了极高的入住率。”周中和介绍,“在台湾,新开一家养老院,几乎会在一到两年内便能住满;算上床位的周转空档期,养老机构的入住率平均在95%以上。”据介绍,除了老人近年来逐步接受机构养老观念外,这几年台湾养老机构软件管理水平提高,也是增加对老年人吸引力的一个重要原因。“更精确的管理,会让老人觉得更加被重视,也弥补了不能居家养老的不足。”

12
[上一个资讯]:武汉查处首例冒用ETC电子...
阅读技巧:键盘方向键 ←左 右→ 翻页
[下一个资讯]:武岳山出席两项物联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