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之手 >> 新闻动态 >> 资讯>>中国移动支付处培育阶段 尚未形成商业模式

中国移动支付处培育阶段尚未形成商业模式

http://www.iothand.com 2015年09月28日        

  10月31日,一年一度的Sibos年会继续在日本大阪举行,应来自世界各地的金融机构要求,主办方SWIFT(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特意安排了移动支付专场论坛进行讨论。

  “我们进行的一项调查也显示,45%的银行未来一年会把移动支付列为最需要解决的问题。”Misys亚太区交易银行业务解决方案高级经理Jitesh Malik告诉记者。

  Misys(伦敦交易所: MSY.L)是一家应用软件和服务公司,在120多个国家拥有1,300多名客户,其中包括世界排名前50位的银行,该公司在中国拥有中国建设银行、中国交通银行、浦发银行(600000,股吧)金融机构客户。

  来自中国的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移动支付市场交易额达到742亿元,移动支付用户数达到1.87亿,预计到2014年市场规模将达3850亿元,用户规模将达3.87亿。

  不过,第三方支付公司快钱CEO关国光认为,移动支付还处于一个技术寻找市场的时期,在这个过程中关键是要搞清谁来买单,如果没有想清楚就盲目进入只会浪费资金。

  对于移动支付产业的未来,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甚至预言,信用卡将来会被手机卡取代。“这种情况的出现可能还在很遥远的未来,比如手机卡的信用额度问题,恐怕就不能像信用卡那么大,出于对安全等因素的考虑,客户可能不会完全抛弃信用卡。”Jitesh Malik说。

  熟悉国外信用卡使用情况的都知道,信用卡只是被用作小额支付的工具,大额支付常用的工具是支票,这也是国外消费者认为较为安全的方式。

  对于中国移动支付产业而言,一个比较积极的进展则是,目前移动支付技术标准已经基本确定为中国银联标准,中国银联和中国移动通信公司之间长达3年之久的标准之争告一段落。

  “尽管中国银联早在2010年久联合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18家商业银行,以及中国联通(600050,股吧)和中国电信两家移动通信运营商、手机制造商等共同成立了移动支付产业联盟,标准之争也告一段落,但中国移动通信公司并没有完全放弃它投入巨资研发的技术标准,一些参与产业联盟的银行也在五年内不对移动支付产业抱什么期望。”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正如德勤中国金融服务行业主管合伙人王鹏程此前接访谈时所指出的,中国移动支付市场仍处于培育阶段,产业链各方尚未形成成熟的商业模式,面临的问题还很多。(物联网世界网整理)

[上一个资讯]:英国首个4G网络投入运营
阅读技巧:键盘方向键 ←左 右→ 翻页
[下一个资讯]:互联网巨头百度进军云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