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医疗来临你可以在家做体检医生远程诊断
杭州高新区(滨江)是浙江最早、杭州唯一的国家级高新区。
经过20年的发展,高新区(滨江)初步建立起了一套优良的创新体系,营造了一个“类硅谷”的良好创新环境,集聚起了一批高端创新要素,衍生了蓬勃的创新能力,成为了杭州创新体系建设的中坚力量。
在科技部公布的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中,高新区(滨江)有多项指标在全国105个国家高新区中居领先地位。
本报记者近日走进高新区(滨江),寻找创新驱动、科学发展的经验和成效。
华三通信,推出了全新的云计算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基于这些技术,电脑有望告别主机。
漫步在滨江的大道上,浓浓的现代都市气息扑面而来。宽敞的马路,沿途是一排排新潮写字楼、设计精美的新小区和建得像艺术品的企业。
正是在这些写字楼和企业里面,我们的未来世界正在慢慢成型。这几天,记者访了高新区(滨江)的多家高新企业,最大的感受莫过于它们的“未来感”。
可以这么说,在高新区(滨江),就仿佛能看到未来几年你每天的工作、生活将会变得如何,而支撑这种生活的技术正在被这里富有活力的企业不断地完善再完善,创新再创新。
未来生活正在这里“孵化”
不久的将来,我们也许会对电脑进行重新定义。电脑将不再包含主机,这种目前看来必不可少的组件。一台显示器外加一只无线路由器大小,售价只需要几百元的受终端,就是几年后我们所使用的电脑的全部。
通过这种电脑新组合,你不但可以实现现有电脑的全部功能,还能在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上,共同使用存储的文件、软件等资料。
也就是说,你在单位电脑上写了一半的文章,下班了,照样可以在回家的车上,或者回家后,通过手机或者平板电脑继续写。
这篇文章的数据,既不储存在你的手机上也不在你的电脑上,而可能存储在离你几千、几万公里的某台服务器上。
这就是现在全球最当红的技术云计算。它被视为科技的下一次革命,将对我们今后的工作方式和商业模式带来根本性的改变。
在走访高新区(滨江)时,我已经在杭州高新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上看到了该技术的应用。高新区(滨江)的不少企业、写字楼里也已经大量应用起云计算,在网易杭州、告华为等企业里,笨重的主机已经被轻便的受终端代替。
除了应用云技术,这里的企业更是致力于云计算的研究和开发。比如说,去年,华三从解决用户云内互联、云间互联、云端互联等不同层次的需求出发,推出了全新的云计算数据中心解决方案。今年,华三通信发展的重点放在云网结合,将推出电子书包等一系列面向大众的应用。
当然,在高新区(滨江)还有今后与我们生活更贴近的物联网和智慧产业。有了这些技术的支撑,今后就可以用手机或者平板电脑控制家里的一切,比如开关灯、收衣服、晾衣服等等。
东创科技致力于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的搭建,这个平台被运用于医疗、城市交通、商务等。
基于东创的平台,你就可以每天在家做体检,它能将检测到的血压、体温、心电图、血糖、血氧饱和度等指标数据,自动上传到服务器,每天都会有专业的医生会查看你的身体各指标是否健康。
这项技术运用在家居上,能将照明、电动窗帘、安防、监控、可视对讲机系统进行统一管理,室内通过遥控器任意控制,室外通过手机或电脑进行远程控制,对家里的情况了如指掌。
向周边辐射 让更多人看到发展高科技的巨大力量
每年,全球的许多高科技企业、投资机构都会盯牢一个数字硅谷指数。
在杭州,也有这样的一份“硅谷指数”滨江创新指数。
滨江创新指数是高新区(滨江)在借鉴美国硅谷指数、北京中关村指数等国内外先进评价体系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特点,依据科学的评价方法计算出的一种综合指数。它由创新环境指数、创新主体指数、创新投入指数、创新人才指数、创新成果指数和创新辐射指数6大分类指数构成。
从2007年第一次发布至今,滨江创新指数已成为帮助人们更清晰地了解高新区(滨江)创新发展的一个风向标。近年来,滨江创新指数连年提升,创新要素正在加速向高新区(滨江)集聚。
杭州高新区在成立之初,就有一个使命,那就是辐射周边,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所以,“滨江创新指数”在其中的6大指标体系中,特别设置一个创新辐射指数。
辐射指数,简单讲就是每年从高新区出去了多少项目,出去了多少人才。出去得越多,指数才涨得多。要是小气,关起门来发展,这个指数只能停滞不前或者倒退。
这些年,高新区(滨江)的辐射指数在不断增长。它向全省乃至全国输出了大量软件行业人才、电子商务人才,他们像蒲公英种子一样,飞到全国各地创业。它孵化了很多小的创业企业,等到这些企业长大后,又转移部分,分享给周边地区。
当然,高新区(滨江)最重要的辐射效益,就是让别人看到发展高科技的巨大潜力。
以前,很多地区认为,软件企业不过是编编程,是做不大的,电子商务也就是开个网店,只能小打小闹,是高新区(滨江)探索出了这条道路。这种辐射是最宝贵的,却也是最难用数字来衡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