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信研究院副院长钮刚:移动支付助力移动互联网新生活
纽刚:谢谢主持人,各位嘉宾下午好,非常容幸代表中国电信上海研究院做关于移动支付助力移动互联网新生活的主题报告,今天主要讲两个方面,一个是关于移动互联网与移动支付,第二中国电信在移动支付方面的实践、思考。
因为大家知道我们知道现在进入移动互联网的时代,最近我们中国电信包括业界很多同事探讨移动支付,我们也想从本质入手探讨移动互联网包括移动支付的内容,我们感觉到移动互联网,本身还是互联网,它的互联网的特性非常强,移动互联网已经继承了很多核心的理念价值,特别是可以看到很多互联网巨头快速的布局移动互联网,包括google、facebook等等,这些我想很多应用的发展,后面会对我们的支付紧密结合。第二个移动互联网的特性是移动性,我们也在揭示移动性的内涵,移动网络加移动终端、场景等等,它的特点实时性、隐私性、便携性等等,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移动场景,其实越来越多人通过手机随时随地采集、访问、发布很多信息,同样随时随地的沟通,其实很多人会随时随地的通过手机支付,在完成交易,我们最近也在看、在调研,我们在找很多实际使用手机、网上移动互联网应用的时候有很多痛点,比如很多人玩即时游戏,很多游戏前面几关是免费,玩到最精彩的时候,再去注册、登记,很多人会放弃,如果通过简单的顺利过关,进入下一阶段,就会完成很好使用游戏的很好的体验,这些业务,可能在业内已经越来越多的出现了,特别是很多像iphone有越来越多这样的业务开发了。第二是随身携带性、个性化、更加灵活的操作,包括智能终端的出现,我们中国电信也比较重视终端的开发,现在iphone4在国内上市,引发了很大的反响,随着终端移动性的加强,特别是智能终端出现以后,越来越多的业务会体现,新iphone的发展,包括和SIM卡的捆绑等等,完成了很多用户使用,所以这是它的移动性包括终端功能带来的一些新的变化。还有一个是它的移动网络密切相关的定位、用户分析、计费结算等等,最近中国电信一直反思很多问题,我们做开发、应用,我们合作伙伴到底需要什么,后来我们发现经过调研以后发现,不管是我们网络,或者终端具有很多特性,网络,现在很多用户的使用习惯、属性都是可以掌握的,我们能不能把这些信息打包提供给伙伴,让他们更好的开发,比如现在很多商户非常方便利用手机终端完成了航班查询,后面能不能完成酒店订购等等,包括现在终端带来了传感,带一个很小的插头可以完成刷卡的功能,这些方面,我想一些能力、特点是移动互联网带来了终端网络等等各个方面的特性,这也为移动支付业务创造了很好的环境。第三个是移动支付业务怎么样切入行业、切入市场,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了很多的新的机会,包括移动互联网加上传统的互联网、物联网,会带来很多新的应用,我们觉得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的发展,很多新的应用会出现,包括很多行业应用,电子商务的一些新的应用,都会跟这个密切相关的。第二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轨迹,随着移动互联网的生活轨迹,可以系统改变系统轨迹,比如现在比较典型的facebook,已经通过这个网站,不光是社交交流,其实在上面完成了很多除了消息、聊天之外的很多新的应用,包括曾经一度传出facebook要做手机,其实他已经有很庞大的用户群,同样的在上面推出了很多新的应用,同样的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变化,会带来很多信息采集方式方面的转变,促进社会关系、社会结构的变革,通过移动互联网带来的一些特性,包括一些新的变化,对我们移动支付会带来很大影响,现在做的比较好的日本移动,它的在线付费服务、广告已经成为新的驱动性,已经在全球领先,预示着移动互联网下一步发展的语言。我这里截取了一些资料,这么一张图,日本移动的一些数字统计来看,这三块内容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将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包括付费服务、广告业务越来越多,网上商务当中,已经越来越多出现实物商品、数字商品等等,随着这个发展,日本的经验已经开始给我们很多预言,将来在移动互联网发展以后,支付业务会发生很大的发展。为什么iphone应用程序商店有这样的特色,对于用户来说,它容易就被找到,支付很便利,这也大大促进了iphone的业务的发展,大家还可以看到,各类的提供商参差不齐,很多将来基于手机终端上的,这里举了很多例子,比如可以先扫条形码,知道是什么商品,然后查到价格大概是多少,再往下可以连接到网上商店,去订购,然后通过支付,完成购买的行为,这些应用会不断的出现,这也预示着下一步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移动支付会非常广阔,这里也简单总结一下,移动互联网的交易量越来越大,渗透量也越来越大,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也促进了移动支付的发展,也提出了新的发展,应用方便,使用便捷。
从目前的应用现状来看,现在发展比较好的是在日韩,特别是在日本,他主导的移动支付市场已经超过3500万的用户,76万家的商店使用了手机钱包,同样在国内,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已经推出了移动支付的业务,特别是中国移动有比较大的一些举措,像中国电信也是,我们推出了翼机通、翼支付的品牌,所以我想再把现在比较通常的一些移动支付的业务形态做个介绍。包括远程支付、近场支付,远程支付是以手机号作为支付帐号,便捷客户完成支付,特别是手机号为支付帐号非常重要,因为我们最近也做调研,因为大家知道中国电信当时打的天翼是互联网手机,手机号就是邮箱号,可以宽带上网,实际上我们很多合作伙伴有这样的需求,原来的互联网经常上去需要认证、注册,往往很多人输入邮箱以后就放弃了,但是如果真正把手机号作为认证号以后,会很方便使用,如果电信把这个开放给合作伙伴,让合作伙伴进行认证,因为电话号码是可以认证的,很多信息关联在一起,我可以方便的进行应用,让真正的合作伙伴,更多关注用户服务层面的功能,关注本身使用业务需要的功能设计,而让这些支付,更多的用户认证信息,可以把这个能力提供给他,所以我们电越来越多关注合作伙伴的需求,这也是我们在做支付中非常重要的一些关注点,包括近场支付。下面具体举一些例子,近场支付,可以通过POS机,可以更多的完成一些支付,这是移动支付整个的一些业务的形态。
下面我重点介绍一下中国电信在这一方面的实践、思考,也和下午的主题吻合的,我们在行业、市场上取得的成果,包括下一步推动移动支付方面的思考。中国电信最近针对整个移动互联网或者怎么样做移动互联网这块,做了一些新的战略布局、思考,以前大家对中国电信的定位是做电话的,其实我们最近开始把移动互联网也分很广,从应用、平台、管道、终端,电信到底怎么样定位,以及通过这样的定位,怎么样和业界合作,这样更多的开发出市场需要的,而且实现共赢的产品、业务、服务,所以这里做了一下定位,第一在产品应用布局,我们更多是以开放的心态,分层分类,比如像支付,我们作为一种能力,嵌入到产品研发中,我们更多的是应用层面、服务层面完成合作,可能更多的和百度、QQ、开心网形成战略层面的合作,更多把定位能力、短信能力、支付能力等等嵌入到应用中去,让它可以真正给消费者更好的体验、应用,包括在终端层面,比如推动一些终端的智能机,可能2011的市场上,有大量的中低端的智能机的发展,可能会大大带来新的应用,虽然是中低端,但是很多功能都已经加上了,可以更好的完成在移动互联网里完成很多应用的,包括支付等等的一些操作,所以我们觉得这是第一个层面要做好的,就是合作层面,就是更多的开放心态,把很多东西结合在一起。第二个是网络管道要做成精品化,要做成智能性的管道,移动互联网的网络数据有很多特点,它的很多应用像QQ,是长连接的,流量非常小,可能对传统电话网并不适用这种业务特点,我们怎么样通过这些把流量作为一些整形,还有流媒体业务,怎么样更加顺畅、走的更加快,这些是我们管道上要做很多智能的管道或者分工,让管道更加通常,让网络覆盖更加好,同时把用户识别感知做好。第三,在移动布局上更加细分,这也是最近在手机等的终端上,包括更大的屏上的终端厂商合作,让更多的应用通过多屏应用实现新的服务,这是我们整个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一个布局,在这个布局情况下,移动支付业务,我们也是越来越重视,电信发展移动支付的思路是:开放、合作、共赢,我们根据客户需要灵活选择,我们主要是以13.56的技术,包括2.4G的技术支持不同行业的客户需求,现实的市场中,各式各样的人都有,很难完全统一,但是有的在这个市场里,已经有很好的集成者,这一方面加强合作,共同制订技术标准,或者做双界面的终端卡来完成市场真正需要的。第二个,我们在商户层面,我们已经与全国主要的商户建立战略合作联盟,比如在上海已经有很好的一些合作,很快会有一些市场推广,让更多的商户、用户可以使用这样的一种快速移动支付业务。同时也推出了介质出租,让他们可以把银行卡的功能放在上面。还有客户合作,我们合作模式很多,基于一点是我们有比较开放的心态,真诚的合作态度,实现共赢的局面。电信已经把支付产品包括移动支付在内,把各个产品进行一些规划,第一个,我们在今年市场推的比较多的翼机通,主要针对校园、企业,实现校园、企业刷卡,现在很多应用场景,比如在学校推广的很好,学生的一个卡,可以在食堂、图书馆等等消费,今年已经发展超过200万用户,其他的在打造翼支付的平台,有各种类型的合作模式,比如与公交的联名卡,可以成坐公交地铁直接刷手机,还有第三方的行业卡,银行联名卡,最近和中国银行在宁波已经部署了这样的卡的一些发行的业务推广,还有我们自有帐户。下面介绍一下具体的产品,比如翼机通,学校企业单位的信息费用等等,很多中高端的小区已经用卡做门禁了,从小区的入门到车库到家里,这个卡带来了很多用户的信息,包括怎么样在家居里的消费,包括物业的管理服务,我们都结合在一起,也在北方城市进行试点推广了。还可以做天翼的手机通信啊,包括在学校有很多应用,整体推了以后,很多学校的一些信息,包括班级的信息,都可以通过这块,我们现在采用的方案也比较多,2.4G的方案,还有13.56,自带天线的等等多种形式来发展。还有公交联名卡,已经在江苏等多个省市推广,用户规模16.5万,和公交公司进行合作,这块用户发展比较好。翼支付第三方行业卡发展,针对上海,我们也拓展了很多商家。还有和杉德卡,很快可以拓展到1万多个点等等,还有与银行的联名卡,在宁波就有这方面的合作,10月29日在宁波正式发卡,中国电信、中国银行、中国银联正式发卡,这个合作下面会继续拓展到翼机通手机终端和卡上面。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整个发展是需要产业链包括企业、政府多方面共同的推动,第一点在推动过程中,需要解决产业利益的协调,移动支付方方面面的合作也比较多,应用场景、解决方案也很多,无非是运营商、银行、第三方的支付服务的企业或者服务提供商,我们能不能建立一种合作供应的协同发展的产业链的合作模式,更好的推动,其实现在很多技术已经不是最重要的瓶颈,最关键是能不能有一个好的商业模式,而且这个模式的前提是能真正地让消费者使用起来更方便,更顺畅,这是非常关键的一个基础,这里面需要产业链各个方面的协调。第二需要建立安全的信用体系,实际上中国电信在前几年已经积极地进行一些沟通、尝试了,更好地确保帐户的安全。还有一个是技术完善和标准,这块也积极做一个尝试,移动支付现在的解决方案也很多,这块需要和很多终端设备厂合作,可以更多的推进相关的产业的发展,还有一点是用户使用习惯的培养,随着下一步移动互联网已经来临,带来很多终端发展,像ipone包括IPAD这些终端越来越普及了,下一步中低端的终端会形成市场的主力,这里有很多服务可以应用,除了浏览信息、传统的视频、阅读等等,下一步可以看到手机终端上越来越多和电子商务、和大家生活相关的密切联系在一起,比如订票等等,很多人希望可以快速的完成一体化,比如查询完以后,可以真正快速找到这个产品,然后实现方便的支付,这一方面习惯会很快的建立起来,而且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推动把这个习惯建立起来。最后应该说中国电信,也构建了一个全支付业务的美好远景,我们希望通过各种应用行业、应用合作伙伴,通过提供包括移动支付在内的全支付业务,提供便捷支付的生活新体验,这块市场是非常大的,我们通过电信的各种终端、接入方式帮他完成整个支付业务的发展,好的,我今天分享这些经验,谢谢。
上海电信研究院副院长钮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