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企业合作推动云计算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副主任高松涛
当前,云计算平台和云计算服务模式已成为后计算时代IT服务的主流载体和主流服务模式,云计算服务应用的种类不断增多,普及程度逐渐深入,使用者正向普通用户拓展。未来,云计算及其基础设施将是信息产业的核心平台,其所蕴含的技术变革和创新服务模式将深刻影响全球产业技术创新及竞争格局的发展。
充分认识加快发展云计算的重要意义
云计算泛指云计算服务、支撑云计算服务的云计算平台和相关云计算构架技术,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大众参与的商业模式。从宏观上来看,云计算是信息时代生产工具的一次历史性飞跃,代表着先进生产力。云计算所创造的随时、随地、随需的信息服务模式,是新型生产关系的集中体现。
云计算为我国信息技术产业创新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有助于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有助于企业能力的有机整合,将成为带动信息技术、物联网应用、电子商务等诸多产业增长、推动信息产业整体升级改造的基础。云计算是生产型服务业的重要工具,是一种商业模式的创新,开创了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PaaS(Platform as a Service)、I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等全新IT服务模式。在当今中国乃至21世纪中叶,加快产业结构特别是工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升劳动生产率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迫切需要。我们抓住云计算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将其积极导入传统制造业,以云计算推动工业产业创新能力的发展,加快传统制造业的改造和升级,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和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可以说云计算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有力手段。
发展云计算需要广泛凝聚企业间创新及服务能力
云计算给国内企业发展带来了难得机遇和巨大挑战,必须积极应对,有所作为。进一步加强中国云计算企业间的创新及服务能力整合,是推动云计算发展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降低企业成本和风险的有效途径之一。符合云计算发展趋势要求和构建健康和谐云计算产业生态环境的本质要求,具有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进一步凝聚产业链
云计算是一种创新的商务模式,其产业链由用户、供应商和运营机构几部分组成。将企业创新及服务能力有机整合起来,有利于云计算产业链的重组、扩张和融合,便于充分发挥整合优势,满足经济社会不断变化的服务需求,便于形成更大的合力,推动云计算产业链中各个环节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形成云计算产业健康、良性、有序的发展生态。
二、有利于加强信息安全控制
当前中国企业在国际主流云计算领域参与较少。中国将来大量社会和经济活动依赖于云计算服务,如果这些服务提供者不能够安全可控,将形成对国家安全的直接威胁。从国家安全的角度考虑,只有将国内企业创新及服务能力有机整合,发展自主可控的云计算系统与平台,从产业链的各个环节研发并掌握云安全核心技术,才能打造真正安全可控的云计算解决方案。
三、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
云计算是推动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动力引擎。云计算创造新的经济模式,带动现代服务业、生产型服务业、文化创意等相关产业和经济发展。通过云计算相关企业创新和服务能力的有机整合,依托新的商业模式可为区域经济体带来巨大市场和产业倍增效应,借助互联网、3G等新兴市场的迅速发展,形成更大的网络市场规模。区域经济体借助云计算可促进产业整体向高端集聚,衍生出新的创业和就业群体,形成产业人力资源分流,助力产业结构调整。
推动我国云计算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建议
第一,应加强政府引导,加快研究制定我国云计算发展战略,统筹规划和科学布局,避免盲目跟风和重复建设,推动云计算产业健康理性发展。
第二,加强云计算关键技术和重点产品的研发。通过专项资金,支持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的研发互动,促进云计算应用创新。
第三,积极开展云计算标准体系制定工作,积极参与国际标准活动,不断提高我国在国际云计算标准领域的话语权,保障国内云计算应用与国际接轨。
第四,以应用为先导,开展云计算典型示范项目评选推介工作。把控全局,放眼未来,积极推动国外著名企业与国内企业的合作,把国内云计算技术产品推向国际市场。通过示范工程总结经验,完善关键技术,探索服务模式,提升用户的信心,以安全可控云计算解决方案提升传统企业信息化水平,带动云计算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相关链接
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CSIP)是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直属事业单位,负责国家软件与集成电路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为我国软件与集成电路产业和企业发展提供公共、公益、开放的服务,解决单个企业想做而无法(无力)解决的问题,为企业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解决共性问题的环境,减少竞争前的企业基础技术投入,实现共性技术资源共享,降低企业在研发和质量保障方面的资金风险和技术门槛,促进软件与集成电路产业链的快速形成,让众多软件和集成电路企业借其成长壮大,推动我国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做强、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