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肉菜追溯体系有望6月建成
在菜市场买的蔬菜从哪里批发来的?是在菜市场的哪个摊位购买的?今后买菜时,一张小票就能将这些信息呈现在你面前。去年,合肥启动了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今年上半年,合肥开始进入建设的攻坚阶段,并力争6月底前初步建成。
20位追溯码一扫描肉菜信息看得清楚
昨天上午10:00,创景宜购农贸市场内的商户正忙着做生意。与别的摊位不同,蔬菜、肉食品摊位上摆放着“新秤”,不少商户熟练地使用“新秤”给顾客称卖蔬菜。记者看到,与菜场里经常使用的电子秤不同,新的电子秤和超市里的电子秤颇为相似,高高伸出的显示屏上,顾客所买蔬菜的名称、重量以及最后的价格都显示得清清楚楚。
在春然肉食品专柜,销售人员拿起一块仔排给记者做了演示。销售人员将仔排放到秤上,然后在秤上对应位置选择了称重食品的名称,市场的名称、摊位号,仔排的单价、重量以及最后的总价等信息就显示在了屏幕上,并最终通过小票打印了出来。在小票的最下端,一排20位的追溯码就是查询的依据。
宜购农超市场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运行部经理韩伟告诉记者,去年底开始,宜购农超就开始陆续安装肉类蔬菜流通追溯系统的相关设备,3月底,190多户蔬菜、肉食品商户的电子秤安装完毕,清明节后,追溯查询机也进入了市场。
设备基本安装完毕6月底前初步建成
去年6月,合肥被正式确定为全国第二批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试点城市,并获得4000万元的资金支持。此后,合肥通过招投标程序最终确定了软件开发、系统集成与专业设备供应商,拉开了建设大幕。
根据规划,合肥首批将在2家大型肉菜批发市场、8家机械化屠宰企业、20家标准化菜市场、45家大中型超市和48家团体消费单位建成追溯系统。市商务局市场秩序监管处负责人告诉记者,年前系统框架就已经搭建完成,现在90%的设备已经安装完成。下一步将进行网络调试。5月中旬将迎来中期评估,6月底前将初步建成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