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城市形成东部沿海聚集中西部热点涌现的格局
信息技术对经济社会变革的支撑作用日益显著,全球发达城市纷纷把信息化作为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提出的“感知中国”战略为我国城市发展指明了方向。在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不断取得突破的形势下,最先启动感知城市建设的城市必将在下一轮的城市发展竞争中占据先机。
中国感知城市建设已形成东部沿海聚集、中西部热点涌现的总体建设格局
截止到2011年5月,我国在建的感知城市数量已达36个,密布在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三大区域的感知城市数量占据了总数的74%。其中,环渤海地区有9个,占总数的26%;长三角地区有11个,占总数的31%;珠三角地区有6个,占总数的17%。此外,武汉城市群、成渝经济圈、关中-天水经济圈等中西部地区也已经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
环渤海地区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的组合优势突出,研发能力强,具有较好的信息化基础,各城市开展感知城市建设以抢占城市竞争的有利位置。长三角地区是物联网产业基地最为集中的地区,为感知城市建设提供了广泛而有力的技术支撑与支持。珠三角地区是电子信息产品加工密集地区,RFID及M2M应用十分广泛,广东省统筹建设感知城市,促进物联网的应用市场。中西部各中心城市根据实际情况,借助政策扶持,发展物联网、云计算等相关产业,建立基地及园区,聚集企业及人才,以此推动感知城市的建。
中国感知城市发展趋势分析
长三角、环渤海地区的物联网产业发展与应用相互促进的倍增效应将逐渐显现。长三角、环渤海地区是物联网产业的主要聚集地,研发机构众多,产业基地密集,一批示范项目的建设,为社会应用提供了成功案例和方向,带动了物联网技术和产品的大范围社会应用。同时,大规模的社会应用将为物联网企业带来收益,并为企业指明新的研究方向,促进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相对其他地区单应用或单产业的模式,促进效果更加明显。
内陆城市将通过加速感知城市建设,缩小与沿海城市的差距。内陆城市的感知城市建设相对沿海来说起步稍晚,但是受沿海地区的带动作用,借助政策的扶持,大部分城市纷纷发展物联网及其相关产业,建立产业基地和园区,确定重点领域推广应用,加速感知城市的建设。通过感知城市的建设,拉动内陆城市信息基础设施的完善,提高信息化水平,逐渐缩小与沿海城市的差距,全国感知城市的建设将出现遍地开花的景象。
感知城市建设投资将愈加理性、特色将愈加鲜明。各地政府在感知城市建设过程中将借鉴国内外感知城市建设的成功案例,汲取先进经验,紧密结合城市定位,冷静把握建设重点和方向,在做好前期规划的基础上不断改善投资环境,优化投资结构,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具有最高产出的感知城市建设上,扎实推进社会应用,不再单纯模仿其他感知城市的建设,而致力于打造独具特色的城市品牌,以获得更好的城市竞争力。
各地加快建设感知城市的同时将越来越注重推广应用与社会感受。目前,各地感知城市建设目标主要围绕“智能”、“创新”、“惠民”、“绿色”、“畅通”、“幸福”等方面设定,而实现这些目标的重要前提是社会主体即政府、企业、公众了解感知城市带来生活、交通、环境等各方面的变革和影响,并参与其中,主动应用。智能化体验中心作为新的载体,能够以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将感知城市的发展理念、建设愿景进行完整诠释,并提供直观体验环境,将成为未来诸多感知城市建设的要素之一。
感知城市建设策略建议
切实可行的规划是感知城市建设成功的基本前提。规划是任何事业能得到良好发展的龙头,制定详尽科学的规划,准确定位城市的竞争优势,把握外部发展环境,抓住建设重点,避免重复建设,详细分解建设任务与实施路径,并把规划上升到政策高度,保证规划的落实,是感知城市能建设成功的前提。
充足的资源投入是感知城市建设成功的必要条件。在感知城市建设过程中,要保证有专业的领导建设团队,并适当的进行财政倾斜,拓宽融资渠道,鼓励产学研各方热情参与,加强人力资源建设,奠定人才基础,完善组织协调机制,保证有充足的人、财、物、政策资源投入到感知城市的建设中去。
良好的产业发展是感知城市建设成功的有力支撑。良好的产业发展,可以为感知城市的建设提供更多的产品支持,提供更多的科研力量支持,提供更多的示范项目及实践经验;官产学研配合紧密,可使企业的科技成果更快更好的应用到生产生活中,转化为经济效益,为成功建设感知城市提供有力支撑。
有利的发展环境是感知城市建设成功的重要保障。有利的政策环境,能拉动感知城市的建设并为之保驾护航;有序的市场经济环境,能为相关产业提供快速发展的温床;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能吸引更多的感知城市建设科研力量;稳定的社会环境,是感知城市建设的润滑剂。加大宣传力度,构建积极的发展环境,能够保障感知城市的建设顺畅进行。
科学有效的理念与应用推广是感知城市建设成功的关键环节。感知城市作为一种先进的城市发展理念,能否被城市政府、企业与公众理解与关注是其得到高效建设与广泛应用的先决条件。智能化体验中心结合新一代声光电等丰富的技术手段与多样化的展示方式,使政府部门、企业、社会公众能够直观了解感知城市的发展理念,真实体验感知生活的变化影响,寓感知城市理念于互动体验中,直观高效。此外,培训、宣传等也是提高感知城市建设与应用意识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