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流:争当物联网产业倍增的主力军
5月5日,正值星期六,东较场街宁静的院子里突然传来一阵争论声。原来是抄表员上门抄表,敲门声影响了住户好不容易等来的周末的早晨,双方为此发生了不愉快。
抄表员李大姐满腹委屈。她说,入户抄表时经常遇到住户不在家,为了完成任务,她只有硬着头皮在早晨和晚上居民家里有人的时候抄表,但因为打扰了居民的休息,惹恼住户而挨骂的事时有发生。
而在城南一个新小区,抄表员王强却悠闲地持着一个终端机,手指一点,就查询到小区数百户用户家的用气量了。原来,该片区新使用了物联网技术,不入户便可实现远程抄表,远程抄表系统运行畅通,最快可在1.5—2秒内完成上千户的抄表工作。通过一台计算机,一个人便可管理几万用户的气表。
产业立城,用高端产业优化城市,方便群众,这是在天府新区建设中,运用物联网技术提升生活品质的一个小片断。
培育“一龙头三支柱”
打造中西部地区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的战略制高点
这种远程抄表技术,来源于坐落在天府新区双流片区西南航空港里的成都千嘉科技有限公司。记者了解到,作为建设“感知成都”的主战场,双流县正大力发展现代物联技术。
汽车从开阔的双兴大道、迎宾大道都可以直达成都(双流)物联网产业园。记者了解到,规划面积3.5平方公里的成都(双流)物联网产业园,目前园区主干道工业大道、物联网大道、华阳迎宾大道延伸线等已建成通车,区间道路根据项目入驻情况抓紧建设;园区能源、通信进行了统筹规划,管网通道建设已完成;并引入市场机制建设12万平方米物联网科技孵化园和1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已具备良好的承载能力。
西航港经济开发区副主任、双流县投促局副局长、物联网产业推进办主任徐雪峰介绍,目前该园区已签约物联网项目26个,总投资326. 86亿元,已形成以嘉石科技为代表的高端制造,以大唐电信(600198,股吧)为代表的系统集成,以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为代表的云计算基地,以电子科技大学成都研究院为代表的产学研孵化平台等产业布局。而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物联网带来的效益将空前巨大。据介绍,到2015年,该县的物联网产业将达到500亿元的规模。
电子信息、新能源、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四大产业齐头并进,将改变以前“一业独大”的工业格局。记者了解到,作为“再造产业成都”的主要支撑,双流县坚持“强二优三精一”,强化产业立城,大力构建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都市现代农业联动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打造国际化、世界级的高端产业基地,努力形成中西部地区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的战略制高点。
在新型工业方面,该县将按照“一龙头、三支柱、一体系”发展思路,着力做强新兴电子信息产业龙头支撑,加快形成以物联网技术研发为引领、以智云工程为支撑、以终端电子消费产品生产为带动的新兴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着力壮大新能源、生物医药和高端装备制造三大支柱产业,加快形成主业突出、多元并举、集中集群集约的产业发展格局。
在现代服务业方面,将放手发展航空枢纽服务、临空物流、体育赛事等高端服务业,努力实现服务业增加值快速倍增,同时充分发挥综合保税区的功能,大力发展保税产业。
双流县经信局相关负责人称,与天府新区同起步,高端项目不仅会带来先进的产品制造,还会带来先进的管理理念,并促进高端产业的整体提档升级。
肩负立城大业
物联技术运用让城市更美好
“这里有一辆外地牌照的大货车,正从直行道上违法调头。”通过调节焦距,屏幕上显示出违法货车清晰的车牌号码。“这里交通比较畅通,我们再来看一下远端的情况是怎么样的。”工作人员操控将摄像头悬转360度,后面的一条街区的情况便清晰地映照出来。
在双流县交通指挥中心,记者看到这套智能交通指挥系统正用物联网技术改变着原来落后的交通指挥方式。负责人秦文蜀介绍,有了这套系统,在指挥中心的电脑上,即可根据路面交通状况,有针对性地调节路口红绿灯时间的长短。同时,通过诱导屏,还可以即时更新发布周边交通路况,让车辆主动避开高峰路段,从而让交通指挥更加高效智能化。
通过物联技术,可以让生活更简单、更高效、更美好。记者了解到,双流县智能交通一期投入约5000万元,今年该县还将投入2亿元,启动智能交通二期建设。
按照规划,天府新区是现代产业、现代生活、现代都市“三位一体”的国际化现代新城区,是高端化的城市业态、田园化的城市生态、特色化的城市文态、现代化的城市形态有机耦合的城市综合体。
作为天府新区建设的核心区域,双流县主动肩负立城大业的崇高使命,紧紧围绕“一城六区”规划布局,按照现代化城市形态、高端化城市业态、特色化城市文态、优美化城市生态“四态合一”的规划理念,加快编制完善“全域双流”规划体系,着力提升人口聚集和产业发展承载能力,努力使天府新区双流区域更富人文气息、更宜创业人居、更显国际水准。而新兴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使这种努力找到了实在的载体。
记者了解到,由基础性民生性示范工程入手,双流县在交通、水务、城市管理、医疗健康等方式都已经开始大胆探索利用物联网传感技术、传输技术,极大地提升了城市管理的智能化和人性化。
双流率先开展医疗卫生物联网试点,成功研发全球首台被称为“梦幻舱”的感知健康舱。这种健康舱是一种感知传感系统,包含了主要医疗感知设备的软硬件集成和系统软件,依物联网技术,通过感知健康舱终端,数据处理中心,医疗呼叫中心三个主要环节,感知健康系统将和卫生部门、医院联网,实现数据共享,进行在线诊断。以后不用去医院,不用摆弄各种仪器,只要到“感知健康舱”里面站一站,就能进行体检……
{$PAGE$}
构建科技创新体系
培育产业倍增新的爆发点和支撑点
日前,位于天府新区双流片区的电子科技大学成都研究院首批600平方米的科技成果转化校地联合孵化平台正式进入建设阶段。据了解,总面积为1.5万平方米的电子科技大学成都研究院的设计方案已经出炉,预计明年将全面建成投用。
据悉,未来五年,电子科技大学成都研究院将在应用技术产品研发领域,重点推动RFID、传感、光电检测仪器等应用技术的产品和系统开发,共同承接国家和省部重大技术攻关和产业化项目,并面向全球择优选择高技术“含金量”的自有核心技术团队进驻研究院孵化器,在蓉实现科技成果转化。
这是天府新区双流片区“院地联姻”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又一个重大项目。而这种联姻将越来越多的出现就在10多天前,双流县主要领导便带队赴西南交通大学 ,双方就共同推进科学研究、科技创新和产学研合作,实现西南交通大学科技优势与双流产业发展对接融合进行了深入洽谈,初步达成合作事宜。
“双方的合作对西南交大和双流长远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对此次洽谈的成果,西南交通大学陈春阳校长表示,双流是天府新区规划建设的重要区域,西南交通大学拥有轨道交通等方面的研究优势和大学产业科技园的科技转化优势,希望通过与双流的深入合作,将高校科技开发与区域经济紧密结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
“着力构建科技创新体系,不仅仅要有更多的"双流制造",还要有更多的"双流创造"”。 双流县委书记高志坚表示,双流与西南交大的密切合作正是构建自主创新体系的重要举措。双流县委、县政府将全力以赴投入到与西南交通大学的合作筹备工作中,促成双方合作早日达成。
据悉,构建科技创新体系,双流县积极推动与川大、西南交大、电子科大、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深度合作,在天府新区双流区域打造“大学科技创新园”,努力以科研成果的加速转化带动提升现有产业能级、孕育催生新的产业形态,培育形成产业倍增新的爆发点和支撑点,加快建设成都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孵化地和主要聚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