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应用总体情况与发展趋势
【2012年11月18日,广东顺德 物联网世界网讯】今天为期三天的“国家装备工业两化深度融合暨智能制造试点成果展示会”在顺德展览中心举行。同期还将举行中国(顺德)物联网应用高峰论坛。物联网世界网作为本次活动的独家合作媒体将全程在线直播此次展示会的盛况。
点击进入直播页面
北汽福田北斗汽车物联网公司总经理周洪波(物联网世界 记者摄)
会上,北汽福田北斗汽车物联网公司总经理周洪波“物联网技术引领未来绿色家居生活”为题作了精彩演讲。
以下是文字实录:
【周洪波】:刚才听了邹局长的讲话,广东的领导比北方的领导有差别,用很多英文的东西,理念非常先进,深受启发。
大概分四个方面讲一下我的观点:
首先,物联网理念的陈述。
这么多年下来,从09年开始,物联网说法很多人有不同的观点。我也有个人的观点,物联网是把不带电和带电的两种设备,不带电像资产管理、汽车、人员、医疗对象,本身不带电、没有芯片。还有本身带电的楼宇、移动终端通过四大网络实现大集成。在内网、外网和专网的环境下,一定安全机制保障实现一些功能,在线检测、定位追诉等功能。实现万物的节能环保的一体化。
物联网的术语很多,物联网几乎遍及所有的行业,360行几乎都有。现在看到的PPT上总结了11大行业和子行业。产业规模邹主任已经讲得很详细了我就不讲了。智能手机只是冰上一角。04年美国HP研究中心提出这个概念以来运营商也在做,做到06年,07年有一个瓶颈。到09年又开始发展,现在都在做M2M。很多的设备都在联网。
物联网这个词的出现,详细分析起来有很多的技术共性,物联网是通过所有的移动网络,尤其09年做FID,这个是那个不是,有一些争论,我们总结了。四大网络都算物联网,短距离的有线无线通信、长距离有线无线通信、三网合一等这些都是物联网的通道。
从技术层面的划分,03年就提出了DCM划分,国外有一个方法是DNA。按照前面的划分方法,针对通讯网络的一些方式而言,可以把物联网分为四大产业群,叫做四大Pillar。这个我们在05年提出,很多专家院士比较认同。FID是物联网的一个教授提出的,传感网、M2M、SCADA系统。我们大会的主题最关心的是只能系统或者SCADA系统,物联网出来以后,智能制造SCADA的发展。
物联网四大支柱产业群RFID,有中间件、零部件等。还有传感网WSAN也是其中一块,具体就不多讲了。接着是M2M、SCADA。我们做制造业系统的都知道我们有SCADA系统,往上走还有MES,还有ERP或者PDM等。现在看到的是我们做的工业实施软件的一个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可以把制造业、ERP、PCS、DCS整合起来。物联网最根本的区别和互联网或者ERP大数据,物联网是自动产生的海量大数据。
第二,物联网智能系统提升制造业和装备信息化。
从软件的角度肯定有很多传感器等部署在里面,必须要用起来,用软件处理。制造业的系统或者只能系统SCADA是一个核心,这里讲的SCADA是稍微广义一点的SCADA。ERP和DCS之间的。这里用得很多,基本上所有的制造行业都有SCADA,而且截面是图形化的,通过点控制来图形上直观的控制。在工业控制里面,SCADA也是一个典型的架构。
说到制造业的信息化、控制系统,本身从机器人是一个闭环系统,现在CPS研究了很多,美国06年投资40个亿,研究CPS,实际上就是把机器人和物联网再提升一下,但是CPS本身还是一个闭环的系统,在制造业或者控制里面也有人用这个理论把原来的制造业控制系统提升,但是相对来讲不是一个开放的东西。智能系统本身在欧某《Ieternet of Things in 2020》报告中提出智能系统集成技术平台。这是一个闭环,没有引入互联网里面。现在美国很多公司设备管理系统。用什么词不重要,设备制造业要提升不通过物联网也可以两化融合,可以提升。
研究机构Harbor Research也在智能系统方面做了很多,如何在原有控制系统上提升通过信息化、物联网的技术,包括FID、传感网等技术。这些系统传统的厂家,比如说GE等,厂家从硬件到软件的划分。GE就是通过物联网技术,把以前的技术用物联网的思路重新架构。传感网、传感器用在技术上。通用的软件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以及新的商业模式引入到原来的控制系统。首先要开放,原来不是开放,物联网的理念带到开放。
刚才听到邹主任非常注重软件,原来以为硬件很发达,广东软件已经很先进。原来的互联网分1.0、2.0,从内网、外网、专网的角度。物联网可以提出Web 3.0的思路。首先,从固定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再把物联网四大产业群部署起来,方式内网、外网都有。通过云计算的方式构成一个新的体系,Web 3.0。
中国讲互联网都是一个词,实际上在英文中不一样,一个是Web,一个是Internet,一个是硬件、一个是软件,现在讲得Internet偏向于硬件。
以前的系统是软硬件一块,现在通过种种模式把产业链夸大了,服务价值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软件是中间件互联网的核心。物联网来了以后我们没有统一标准,互联网有中间件等标准,物联网没有标准,怎么样做一个通用的融合的标准?把很多理念融合到一起。原来在同方的时候也做过一些研究,从DCM三个层面进行研究,中国移动提出了标准数据,原来也提出,中国电信也提出。包括中间件标准,欧盟、IBM提出。物联网从中间件都有一套体系,RFID中间件、SCADA中间件都有做。只有通过SCADA制造领域,把中间件扩大化、平台化才能跳出原来闭环的做法。如果结合起来,左边欧盟提了统一的平台,我提了一个架构,前段时间英文出版,在书里面画的一个图,跟欧盟交流有的认同我这个说法。
物联网是产生云计算大数据的重要来源,MTC/MGD数据产生。我有本书把云计算五层架构,80%的云计算厂商做过总结,也是从中间件的角度。如果物联网通用的描述把云计算整合在一起,物联网也是分内网、外网、专网。物联网不会像互联网那样随便看,跟云计算应对起来,应用行业很多,基本功能特征也有描述,这样把物联网描述的全面一点。
SCADA,原来做法是控制器,现在把物联网四大技术都用了,像矿山的定位技术都用到了,也走向了Internet SCADA arehitechure,还用到Jave。中国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可以在新的起点上。
隔行如隔山,包括美国的GE,他们做控制系统都不懂IT、不懂信息技术、云技术。中国通过云计算纽带、互联网纽带把这个东西打通,能够弯道超车,走到前面。
物联网在两化融合中,把原来技术、不理解技术融合起来,成新的技术模式来实现。典型的智能系统集成中间件平台架构。把工厂、楼宇里面的结合起来,实现一些多层比较典型的基于Jave的模式。国外也有很多产品。97年就开始用Jave来解决制造业控制系统的问题,应该最早是用理念和技术,比较成功。
现在看到的是我们在同方做的一个M2M平台,做了很多年,03年开始做,应用到物联网。原来的楼宇下面有十几个机房互相不搭,现在集成一块。同样也可以用到工厂里面。
汽车行业也有这个问题,现在看到的是汽车行业IT业务总图,汽车物联网范围比美国还大。像物联网一样美国讲单个的,中国有一个词统一起来。汽车物联网也是,RFID的汽车应用等,属于符合中国的思路,综合性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西方的思路是一点点解决,各有优势。汽车行业通过融合的方式来实现。
在制造系统等方面也用到了RFID等一些其他的技术,在车的使用生命周期也用了很多技术。在物联网和传统的制造基础上提出了一个车联网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的东西。从销售阶段测试运营跟踪,比如说按揭不还钱锁车,使用过程中进行跟踪提高满意度,把人派过去进行跟踪,可以推送零部件的销售,这种模式能够产生很多原来想不到的增加值。可以把整个车辆信息大数据存起来,一辆车如果在贵州山里面开十万公里和广东平原开十万公里不一样的。通过大数据的挖掘最后反馈到研发,进行某些针对性的研发改进形成一个大的智能制造的大的服务的大循环。
这是物联网带来的一些新理念、新模式。同样的模式也可以用到制造或者其他所有行业。我就介绍这些,谢谢大家!